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成都“点亮”现代乡村生活 创新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城镇化的进程并不是城进乡退的抉择,而是城乡一体化的呈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应顺应自然、注重历史文脉,保留农村与城市的功能性差别,因地制宜地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成都市委统筹委相关负责人

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成都开展“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村综合体建设再度发力。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成都近 日出台《关于推进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村综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从规划选址、风貌设计、集约节约用地、产业发展等方面,为加强成都村综合体建 设提供指导和参考,进一步加快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持续发展,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农民幸福生活的成都答案:

“小而美”村综合体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县域村镇体系,统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成都给出的答案是,创新打造村综合体。近年来,成都市遵循“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依托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有序引导农民分层次、分类 别适度集中居住。在城镇规划范围内和紧邻场镇的区域,适度提高集中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城镇规划区外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涵养地、山区旅游点 等,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创新了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村综合体建设模式。

自2012年在郫县、新都区等地启动了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村综合体试点建设以来,目前这样的村综合体,成都市已建成54个,在建55个。

一个个“小而美”的村综合体,按照体现田园风貌、体现新村风格、体现现代生活和方便农民生产的“三体现一方便”要求打造,点亮了农村居民的现代乡村生活。

市委统筹委相关负责人:

再选20个示范点成片推进

成都市委统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市将全面推开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村综合体建设。在2014年新启动的村综合体中,将确定20个具有典型示范价值的点位作为市级示范点,成片成带推进。

同时,将加大支持力度。2012年以来,成都市委统筹委已拨付1800万元村综合体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村综合体示范建 设,下一步,相关市级部门将充分整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林盘整治、新村建设等专项资金和政策,向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村综合体倾斜,并确保专项资金 专款专用,形成推进合力。

村综合体

以一定的聚合空间为基础,将村落民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建设等生产生活要素集约配置在一起,形成聚居适度、产业优化、功能完善、城乡融合、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农村新型社区。

村综合体样板

大邑县苏家镇香林村 将川西民居庄重典雅的建筑造型与简洁大方的现代建筑造型相融合,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水渠,打造宜居宜游乡村美景。同时,整合文化元素打造,将传统农耕文化 通过精雕细琢的外墙彩画、别具一格的木制对联全面展现。在规划设计中充分体现产村一体发展,依托现有的有机蔬菜、花卉苗木等都市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优 势,规划了有机蔬菜种植区、花卉苗木种植区,将观光体验、蔬果采摘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村综合体建设有机结合,为产村相融发展预留了空间。

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 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整体打造,利用整理节约出的集体建设用地启动了天府水乡国际乡村俱乐部等高端休闲项目和香草湖生态湿地建设。组建了粮经专业合作社,启动了800亩优质粮油和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建设要求

“八个展现”“七个避免”

《关于推进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村综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重点在规划选址、风貌设计、集约节约用地、产业发展等方面为区(市)县、乡镇(街道)提供指导和参考,要求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强化配套;群众主体,自主实施。

建设标准

以科学规划为基础

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为支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专项资金 蔬菜 基础设施建设 休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