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在城镇化进程中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改善乡村治理机制”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对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工作作出了重要安排和部署。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与乡村治理内在联系,加快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乡村治理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经历了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四个阶段变迁,相应地建立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乡村治理机制。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把乡村治理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位置。

  第一,乡村治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乡村是我国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农民是最大的主体,农村是最大的社区”这一国情不会改变。因此,任何时候都要把乡村治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二,乡村治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世界各国城镇化的经验表明,乡村治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城乡之间要素资源双向流动频率加深加快,必须正视城乡利益格局调整、农村社会变革和农民思想观念变化等问题,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第三,乡村治理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可靠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超常规增长。但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为此,要进一步挖掘农村内部的增长潜力,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乡村治理体系。

  第四,乡村治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我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城乡之间自古有着割不开的地缘、剪不断的血缘、忘不掉的乡情。要紧紧依靠乡村治理,继承乡土基因、传承乡土文化、繁荣农村文明。

  第五,乡村治理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必须真正重视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乡村治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的形势与任务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以及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正在或已经进入一个大发展、大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些变革变化既给乡村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也给乡村治理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城乡资源要素交换关系面临新变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和工业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农业和农村。在市场自发作用下,农业和农村本已相对缺乏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会迅速向工业和城市流动。可以说,工业化、城镇化给农业农村带来的压力远大于动力,带来的索取远大于反哺,带来的约束远大于推动。

  二是农村社会家庭结构面临新变化。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分工分业不断深化,农业农村面临着四个“长期分离”:农村党组织与党员长期分离,村委会与村民长期分离,土地发包方与承包方长期分离,家庭成员与主要劳动力长期分离。这使得传统乡村社会以族缘、血缘、亲缘为纽带的孝老育幼关系发生着深刻变化。

  三是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呈现新变化。一些经济发达地方的农村,城镇化加快推进,实现了农村人口的转移城镇化,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居民。这就使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社会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乡村治理面临着新的课题。

  四是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缺位问题突显。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方实施撤乡并镇、行政村合并、村改居等区划调整,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发生了较大变化。有的地方党支部、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长期缺位,社会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五是城乡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面临新情况。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还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有一些地方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不仅实现本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还吸收了大量外来人口,如果不改变传统乡村治理方式,就难以实现均衡发展。

  六是农民权利观念和民主意识发生深刻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进步,农民对自身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乡村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利益矛盾复杂化日益显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发展现代农业 强化 农村社会事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