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村,更需要农民群众的参与
广大农民是村建设的主体,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动摇是村建设成功的关键。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村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农民主体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关系,政策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农民个体素质提升与组织化规模化的关系,农民主体地位与农村管理的关系。村建设要以提高农民福祉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获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村建设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杜绝无效益或低效益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既是农民主体性的体现,又是农民参与性的体现。因此,要建立体现农民意愿的体制与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政府则主要发挥政策保障功能,为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大通模式告诉我们,尊重农民权益、培育农民观念、调动农民才智、引导农民参与,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村建设主体,是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根本保证。
(四)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村,更需要政府部门的主导
把广大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村,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是关键。现阶段,村建设更需要依靠政府的主导和组织作用,特别是在西部民族地区建设村,由于当地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政府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大通县委县政府在这方面做了三件事,值得借鉴。一是方向引导。在建设村过程中县委县政府重点是把握方向,确定思路,科学规划,综合协调。二是动力支撑。由于农村总体基础薄弱,县委县政府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加大对村建设财政资金的投入。三是制度保证。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围绕村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规划布局、土地流转、产业发展、民生工作等方面都有制度作保证。大通模式告诉我们,民族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村建设具有其特殊性,政府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村建设,特别要加强组织引导,认真制定现代农业发展、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长远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先行、科学指导。在规划布局中,要融合传统观念和科学理念,既讲现代化,又讲地方民族特色,确保规划的全局性、长远性、合理性和民族性。
(五)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村,更需要对小农户的整合
随着消费者对高价值农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快速增长的高价值农产品市场为小农户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但单个小农户既不能接收到全面准确的市场供求信息,又不熟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和运作方式,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难以对接仍然是一个难题;既不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又无法独自承担由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引发的生产经营后果;同时,小规模的农户与相关企业、公司相比,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在价格博弈中缺乏话语权。将小规模的农户组织起来的模式,既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使其获得更多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大通模式告诉我们,把单个小农户整合起来面对市场,既可实现农业增效,又可实现农民增收。大通的实践还告诉我们,将小规模农户组织起来的途径有多种,一是利用农业合作组织将小规模的农户组织起来,二是利用农产品加工等企业作为龙头整合分散农户,三是利用超市等市场将小规模农户整合起来,都可以起到提供统一服务,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作用。
(六)多元化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是民族地区建设特色村的重要支撑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立足当地资源,打造特色产业,提升造血功能,才能实现永续发展。这就需要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产业,大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和多功能化。还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品牌为载体,创新发展理念,整合区域特色优势资源,将高新科技、文化创意等要素融入现代农业生产,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附加值,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并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业休闲、体验、教育、文化等功能的需求。大通模式告诉我们,依托设施农业,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不仅丰富了农业产业内涵,拓展了农业功能,带动了农业产业的提升与转型发展,而且实现了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和“接二连三”,推动了村建设。这一切正是以农业为基础和支撑才得以实现的。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2-07-20/10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