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四个加强”


我国把建设社会主义村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战略高度,其具体要求和措施为我国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村建设是一项 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动态性、层次性和阶段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千村一面,须反映、体现地域特色。新晃村建设,必须立足于山区侗民族农业县这 个最大的实际,突出加强土地保护与利用、村寨规划与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和文化传承与发展。

一、要加强土地利用与保护

随着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面对当前新晃农村土地零碎、经营分散、利用低效,甚至耕地抛荒等情况,需要使土地利用方式从传统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转变。

一方面,从土地流转来看。当前的紧迫工作应当是确认、规范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利用向集约高效型转变。一是要探索土地流转新形式。基于当前 农村土地不能买卖而又需要流转的现实,可以深入探索“租赁制”和“股田制”,鼓励龙头农业企业通过租赁和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建立产业基地。 二是要加强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土地流转涉及土地所有者、土地经营者、中介组织等多方面的利益,流转必须按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流转关系确定后,双方要签订 合同,明确流转形式、数量、年限、条件及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等,并全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登记制度,使管理工作正常化、规范化。三是要完善土地流转机 制。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的利益,在承包期内,不能采取强制手段。要建立调节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培育和发展各 类型的中介服务组织,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公平、有序流转。

另一方面,从土地治理来看。土地治理既是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也是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更是推进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总的来讲,从以下两点着手。一点是,加大农地整理力度。把一些畸形零散,高低不平,沟、渠、路等设施不配套的基本农田农地进行科学规范化整理,提高耕作面 的质量和复种指数,完善水利设施,实现旱能灌,涝能排,产能运,提高耕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另一点是,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整理。农村居民点建 设用地整理是土地利用科学、合理、有序的手段之一,是充分挖潜村内空闲地,逐步调整超标用地户,盘活村内建设用地存量的内在要求。对集镇村庄的建设用地进 行科学调整,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的原则,提倡农村居住方式逐步向多层公寓式楼房发展,可以减少占地数量,提高土地的容积率和利用 率。

二、要加强村寨规划与建设

民族地区情况千差万别,村寨规划与建设必然特色有不同,不可能是一个模式,也不应该制定统一的标准。对我们来说,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既要坚持统筹城乡,又要彰显侗民族地区农村的个性魅力。

(一)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科学规划是布局村村寨建设的重要前提,一定要因地制宜,通过规划,全面统筹各方面因素,使村寨布局实现整体最优。通 过规划,长远考虑,为未来的发展留足空间。就新晃来看,加强村寨规划,要注意三方面问题。一是防止规划滞后。坚持规划先行,使发展的机会成本最小,确保现 在不走弯路、将来不留遗憾、长期不会落后。二是避免覆盖不全。村寨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制定规划时,要尽可能覆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既从农村 的自然条件状况出发,又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经济基础。三是保证执行有力。规划一经确立,就要坚决执行,做到“一张蓝图管到底”,确保落到实处。

(二)要以彰显特色为重点。新晃地处偏远山区,传统农耕经济长期延续,经济发展滞后,但大多村落建筑及其民族文化保存完好,生态环境优美,因此,其村寨建设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传统、尊重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注意保留历史文脉,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着力打造“一个村,一个景”,村村都有亮点的特色村寨,充分彰显侗民族农村自然风貌、民族特色以及个性特点,最终形成的应是宜居为上,多姿多彩的侗乡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基础设施建设 土地治理 农民群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