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 林观招 74岁 山口镇山口村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吃”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50年代,多数人吃不饱,一勺子稀饭没几粒米,这样的稀饭在那个年代可是宝呀,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一顿塞塞牙缝。平日里,我们吃最多的是田地里的一些野菜。因此,地里的番薯叶,山上、田埂边能吃的野菜都让村民们挖了个精光。只有村子里条件最好的大户人家才能吃到米饭和猪肉。当时民间流行着这么一句俗语“一天三餐吃不饱,汗热衣裳不周全”,形容的就是那个年代的生活情景。
1989年,我调到油竹当党委书记时,当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又逢全国推广杂交水稻,粮食产量大增,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了。乡里也出现了挑担子出来卖吃的小贩,有条件的人也会花点钱买些东西解解馋。
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解决后,就开始向小康迈进了。1996年,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山口人的腰包鼓了起来。那时我已是山口镇的干部,月收入有2000多元,除了讲究吃得好外,还会买些补品给自个儿补补身子。在国外的子女每次回来都给我带好多洋货,例如,巧克力、奶粉、万宝路香烟、葡萄酒……还有一根根像铜丝一样的意大利面,吃的花样是越变越多了。
想想从前,肥肉可是上等的食物,现在的年轻人却连瘦肉都不爱吃,时代真是大不一样了。步入花甲之年后,我吃东西开始讲究养生保健了。为保证蔬菜新鲜、绿色无污染,我和老伴还在自家后院种了许多蔬菜呢。你瞧我,身体健康精神好,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吴隐翔
讲述人: 朱志虞 68岁 万阜乡新庄村人
我是土生土长的万阜乡新庄村人,在万阜生活了68年,让我最有感触的是,以前食不果腹,现在则餐餐美食,过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过去饿肚子的滋味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几乎每天都吃不饱,只要能吃的全都拿来吃了。那时候,村里的农户当时帮工一天只能赚到一斗粮,平时吃的盐也要拿粮食去换。以前农民只要吃饱就满足,吃得最多的是番薯,每逢四五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拿麦麸充饥或者四处去借粮。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过年过节了,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吃到米饭和肉。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粮食少,吃不饱,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同辈人,都有着挨饿的难忘记忆。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在老百姓的餐桌上,各种蔬菜不分季节和产地争相“登台”。肉类、家禽、鲜蛋、水产品应有尽有,膳食营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
就拿番薯来说吧,现在村民都是拿来当饲料喂猪的,城里人偶尔吃一顿番薯饭,就像我们当年吃上白米饭一样开心。生活好了,我也开始注重如何‘养生’了。“ 现在每天除了锻炼身体,还时常拉拉二胡,丰富晚年生活!”章启朋
讲述人: 刘庆池 81岁 温溪尹山头村
“中国社会从1949年时的饥饿贫困状态,到现在步入小康水平,无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庆池笑着说,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贫苦农民,从小到大也只上过两年的保国民小学,平时帮着父亲放牛种田,一家六口人就这样半饥半饱的过荒年。
谈起“吃”,刘庆池便讲起了50年代的事情。50年代末,不要说一毛钱买10个鸡蛋,关键是没东西买,许多农民就只能整天饿着肚子,有些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到山上去拔野草吃。
可如今,吃饭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别看市场里什么都不缺,可人们的口味是越来越挑剔,现在讲的是要吃好,吃出文化和健康。21世纪,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防衰老……都成了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以前,吃是为了生存.;而现在,吃是为了生活。”刘庆池乐了。
刘庆池告诉记者,对普通百姓来说,这60年来,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百姓过得日子可幸福了。潘江浩
讲述人: 朱补成 60岁 岭根乡韩山村
回顾家乡六十年来,我们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的各种基础设施不断的建起来,家家户户生活也都宽裕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10-14/10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