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回首沧桑 见证变迁

零零社区网友  2009-10-14  互联网

        60年岁月峥嵘,60年沧海桑田。从城市到农村,从吃穿住行到文体娱乐,侨乡青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印证祖国由弱变强,见证侨乡由落后到现代,我们采访了21 位生活在侨乡各乡镇农村的普通老人,倾听他们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来说说伟大的祖国和侨乡6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以普通人说普通事,及普通的点滴变化,来反映侨乡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发生的变迁。

       
  沈森红


        讲述人: 沈森红 80岁 高湖镇桐川村

  从“看病难”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泥土房到小洋楼,从养家糊口成问题到自己家用上电梯……建国六十年来,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乡村巨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就算是大户人家也舍不得常常吃肉。对于我们这些农民来说,那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肉。有一年,家里杀了一头猪,那头猪的肉硬是从年初藏到年尾,才舍得烧了吃,平日里哪舍得吃肉呀。后来,家里生活条件渐渐好转,肉类也经常上了餐桌,但是买肉得排着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在排队的时候还要祈祷着肉千万别被卖光。若是排了大半天,轮到自己买肉时,肉卖光了,那种沮丧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如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农民的餐桌也越来越丰盛。食杂店开进了村里,无论是新鲜蔬菜、时令水果还是各色肉类食品,啥东西都能买得到。这样的好日子在过去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高湖农村这些年变化还有很多,我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中,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发展成果。我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变化会更大,农民的生活会越过越好。 彭冠娥

       
  刘正元

        讲述人: 刘正元 男 76岁 海口镇凉亭脚村人

  我觉得我现在日子过得就像蜂蜜般一样甜。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很穷,虽然一家人都很勤劳,但不知道怎的就是不够吃。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要是能吃上一顿番薯丝,那是天大的造化了。可是就连番薯丝也不够吃呀,平日里,家中只能喝些野菜汤之类的填填肚子。

  那时我经常在想呀,什么时候每天都能吃上一顿白面大米饭该有多好呀。这种东西只有在逢年过节才能见到,就着一点白米熬成一大锅粥,兄弟姐妹分着吃,父母们还舍不得吃,留着给我们,让我们一年到头来也能吃上顿“好”的。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常常对我说:孩子,这已经不错啦,我们那个时候,哪有粥喝呀。为了活命,连野菜树叶都要吃。说归说,他还是经常变着法儿给我们改善生活。

  想想现在啊,天天像大过年似的,鸡鸭鱼肉的,顿顿不会少。像一些城里人吧,吃法还讲究个“绿色健康”,不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了。郑荣芳

讲述人: 潘云溪 80岁 祯旺乡祯旺村

  这是个讲究吃的年代,山珍海味、鸡鸭鱼肉的,顿顿吃得像大过年似的,有条件的人不光讲究吃好,还讲究吃得健康。

  想想我小时候,因为家里穷,要给大户人家当长工,每天早上五六点起来就开始劳作,从早做到晚,才可以得到四斤米,那时候唯一的想法就是拥有自己的土地,全家人就可以“白米饭碰鼻头,吃饭不用愁”。

  到了50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农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成立了农民协会作为土改执行机关,然后划分阶级,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我家就在那时拿到了土地证。我还记得全家捧着那本本子,那个激动啊,真得是无法形容的。

  有了自己的土地,农民干活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粮食产量大幅提升,但那时还没什么肥料和机器,全凭祖祖辈辈的经验,亩产只有400来斤。

  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开动了脑筋,希望能够实现“犁田不用牛,开车到田头”的梦想。没过多久,这些难题都得到了解决。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的亩产一年比一年高,再也不用为温饱问题而发愁了。解决了温饱后,我们开始讲究起吃来了,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到了如今这个年代呀,都不知道吃啥好了,那些鸡鸭鱼肉也早就吃腻了,偶尔吃顿番薯丝,吃起来还香喷喷的。王维

        讲述人: 林观招 74岁 山口镇山口村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吃”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50年代,多数人吃不饱,一勺子稀饭没几粒米,这样的稀饭在那个年代可是宝呀,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一顿塞塞牙缝。平日里,我们吃最多的是田地里的一些野菜。因此,地里的番薯叶,山上、田埂边能吃的野菜都让村民们挖了个精光。只有村子里条件最好的大户人家才能吃到米饭和猪肉。当时民间流行着这么一句俗语“一天三餐吃不饱,汗热衣裳不周全”,形容的就是那个年代的生活情景。

  1989年,我调到油竹当党委书记时,当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又逢全国推广杂交水稻,粮食产量大增,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了。乡里也出现了挑担子出来卖吃的小贩,有条件的人也会花点钱买些东西解解馋。

  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解决后,就开始向小康迈进了。1996年,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山口人的腰包鼓了起来。那时我已是山口镇的干部,月收入有2000多元,除了讲究吃得好外,还会买些补品给自个儿补补身子。在国外的子女每次回来都给我带好多洋货,例如,巧克力、奶粉、万宝路香烟、葡萄酒……还有一根根像铜丝一样的意大利面,吃的花样是越变越多了。

  想想从前,肥肉可是上等的食物,现在的年轻人却连瘦肉都不爱吃,时代真是大不一样了。步入花甲之年后,我吃东西开始讲究养生保健了。为保证蔬菜新鲜、绿色无污染,我和老伴还在自家后院种了许多蔬菜呢。你瞧我,身体健康精神好,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吴隐翔

        讲述人: 朱志虞 68岁 万阜乡新庄村人

  我是土生土长的万阜乡新庄村人,在万阜生活了68年,让我最有感触的是,以前食不果腹,现在则餐餐美食,过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过去饿肚子的滋味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几乎每天都吃不饱,只要能吃的全都拿来吃了。那时候,村里的农户当时帮工一天只能赚到一斗粮,平时吃的盐也要拿粮食去换。以前农民只要吃饱就满足,吃得最多的是番薯,每逢四五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拿麦麸充饥或者四处去借粮。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过年过节了,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吃到米饭和肉。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粮食少,吃不饱,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同辈人,都有着挨饿的难忘记忆。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在老百姓的餐桌上,各种蔬菜不分季节和产地争相“登台”。肉类、家禽、鲜蛋、水产品应有尽有,膳食营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

  就拿番薯来说吧,现在村民都是拿来当饲料喂猪的,城里人偶尔吃一顿番薯饭,就像我们当年吃上白米饭一样开心。生活好了,我也开始注重如何‘养生’了。“ 现在每天除了锻炼身体,还时常拉拉二胡,丰富晚年生活!”章启朋

        讲述人: 刘庆池 81岁 温溪尹山头村

  “中国社会从1949年时的饥饿贫困状态,到现在步入小康水平,无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庆池笑着说,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贫苦农民,从小到大也只上过两年的保国民小学,平时帮着父亲放牛种田,一家六口人就这样半饥半饱的过荒年。

  谈起“吃”,刘庆池便讲起了50年代的事情。50年代末,不要说一毛钱买10个鸡蛋,关键是没东西买,许多农民就只能整天饿着肚子,有些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到山上去拔野草吃。

  可如今,吃饭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别看市场里什么都不缺,可人们的口味是越来越挑剔,现在讲的是要吃好,吃出文化和健康。21世纪,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防衰老……都成了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以前,吃是为了生存.;而现在,吃是为了生活。”刘庆池乐了。

  刘庆池告诉记者,对普通百姓来说,这60年来,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百姓过得日子可幸福了。潘江浩

        讲述人: 朱补成 60岁 岭根乡韩山村

  回顾家乡六十年来,我们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的各种基础设施不断的建起来,家家户户生活也都宽裕了。

  想起以前的日子,那叫一个苦啊!看我身上穿的衣服,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小时候几乎没穿过什么新衣服,大概也就在过年的时候,家里条件好点的小孩,才会有件新衣服穿。穷人家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穿别人穿过的衣服,或者是父母的衣服修剪过后,拿来给孩子穿的。后来自己长大了,偶尔也会有件新衣服。但那时候的布料很粗糙,哪像现在这么好。穿破了,再缝补起来。即使缝到不能再补,不能再穿了,也舍不得扔掉,拿来当抹布用。

  现在不用说,根本就没有人会穿缝缝补补的衣服,新买的衣服穿上几次,稍微有点褪色就不愿再穿了。丝绸、貂皮等各种各样的料子,随你挑。现在的小孩,也不用期盼着要等到过年才有新衣服穿。年轻人更是不用说,一件衣服最起码也都百来块,贵的要上千,甚至上万元。颜色、花纹、样式也是多种多样。吴旭丽

        讲述人: 叶树邦 80岁 东源镇东源村人

  过去有“三宝”,火炉作棉袄、竹编当灯芯、番薯丝吃到老。当时我家生活还算可以,但一年就吃三顿白米饭,只能在过年和重要节气才能吃上,更别说有新衣服和新鞋子穿了。

  我二十岁参加工作时,一年到头就穿一双鞋,还是母亲过年时亲手做的,从小到大就没买过鞋子,夏天穿麻布衣,冬天衬里塞得是破棉絮。如今,你想穿什么样子的鞋子都有,哪里还有人自己做鞋穿呀。生活条件好了以后,儿女们经常给我买鞋子,一年四季穿的全是新鞋,都是名牌,很多鞋子还是全新的就扔掉了。

  我虽然经历了艰苦的岁月,但有幸见证了祖国60年巨大的变迁,作为一名老党员由衷地感到欣慰。徐肖文

       
  阮良美

       讲述人: 阮良美 54岁 海溪乡乌楼村

  阮良美在乌楼村生活了大半辈子,令他记忆深刻的是村里一幢幢气派的洋房代替了原来的茅草房,不管刮风下雨,只管安睡到天亮。

  “60年代,村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木土房,每到刮风下雨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逢上大暴雨,那可惨了,这一夜保准你睡不好觉。”说起那个年代的事儿,阮良美笑得有些苦涩,他回忆说,所谓好房,也仅仅是有50厘米高的砖墙根基,内外全部是草泥粉刷,土地面,老式门窗,窗格上糊有窗户纸或白色塑料,室内的采光、防尘极差,除此外,再无其他配套设施。

  在阮良美的记忆里,村里所谓的好房,也是那种经过三五年的日晒雨淋、烟熏火烤,粉刷层剥落淌土,门窗关启不严的木土房。所以那个时候流传着“从下看一片黄,从上看是泥墙,晴天淌黄土,雨天流泥浆”的调侃,村内也就没几幢好房子。

  这样的苦日子被改革开放的春风慢慢地吹散了,昔日贫瘠的乌楼村如今变了样。走进村庄,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村面貌,再也难寻旧时容颜了。付媛媛

        讲述人: 罗贤弟 80岁 黄垟乡石平川村人

  我年轻时参加革命,是当地游击队出色的通讯员,也亲历了黄垟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50年代初期,村里的房屋大都盖在山坳里,低矮破旧,阴暗潮湿,全家人都挤在一间屋子里,空气不流通,容易得病。

  70年代初期,村民们陆续搬出山坳,在平坦开阔的地方建起了瓦房。90年代后期,村民们开动脑筋,勤勤恳恳,赚了钱,都盖起了一座座“洋房”,美丽,宽敞,舒适。现在的村子比原来大了10多陪,人口也有800多人。今年新盖了老年人活动中心,村里出了80万元。我也经常去坐坐,看看,和大家聊聊天,生活十分充实。

  现在我和小儿子一起生活,全家五口人,住在一栋三层高的房子里,每层四间,总共有360多平方米,当初修建时花了40多万元。这都是新中国60年来的变迁。潘正水

 

       
  厉田翠
       讲述人: 厉田翠 91岁 北山镇仁村村人

  我从小生活在这个村子里,对于村里的变化,一点一滴都看在眼里。

  我们那一代的生活和现在是没法比的,在我年轻的时候,“开门就是山,抬头就是坡”,连机耕路都没有,更别提水泥路了。什么面包车、轿车的,我们农村人,压根就没见过。如果要外出走亲戚,都要翻山越岭靠走路。去趟县城办事情,都要早早地出门,走上大半天。

  在十几年前,村里开始有了机耕路,有人买了机动三轮车。村民出行才“方便”起来。但由于路面坑坑洼洼的,坐在车上,摇摇晃晃的很不舒服。一到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有时候,车子陷在泥里,推都推不上来,可谓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每逢赶集的日子,村民为了去镇里赶集,机动三轮车挤满了人,就连车尾的拦板上也站上了人。

  现在国家越来越富裕了,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不断改善。而且,近年来,我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视。我们村里的机耕路都变成了水泥路,全县其他的乡村道路也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你瞧,我门口前面这条5米多宽的水泥路,就是去年政府拨款给建的。以前下雨天根本就不敢出门,一出门就是一腿的泥巴。现在,不但改善了我们村的交通问题,而且现在这路上又有路灯垃圾箱,跟城里似的。饶晓燕

        讲述人: 伍仁堂 61岁 仁庄镇仁庄村人

  在几十年前,我做梦也没想到,如今的交通会如此方便,从村里去县城搭公交车连半小时都不到,而且每隔15分钟就有一班车。

  我出生的那个年代,村里人日子都过得很艰苦。在那个物质及其匮乏的年代,外出工具就是“脚”,唯一的交通方式就是“走”。上世纪50年代以前,从仁庄村到县城,要翻山越岭,得走5个多小时,那时的我才十几岁,挑着几十斤的“龙须”(包粽子用的须绳)到县城卖,想到100斤能卖一元二角钱,那心里兴奋的呀,觉得走再多的路都不觉得苦了。到了70年代,爱国华侨林三渔捐了20多万元,造了汤垟到山口的机耕路,虽然农村人进县城基本还是靠走,但运重物开始用拖拉机了,拖拉机从村里辗转到县城,大约需要3个来小时。

  到了80年代,村里开通了班车,一天两班车,垟心、小令等乡的村民全都聚集到这挤车。虽然有时候得候上几个小时,老人小孩还挤不上去,但相对以前,却好多了,从村里到县城只需两个来小时就够了。

  到了90年代,机耕路浇上了水泥,交通状况变好了。当时,瓯江上还没有桥,石郭也还没有造山洞,去县城得绕道彭括,再到现在的西门大桥那里轮渡,从村里到县城,然后加上轮渡过江的时间就一个半小时左右。

  到了21世纪,瓯江上先后造了3座桥,石郭到油竹的山洞也开通了,而且村里很多人都有了私家车,自己开车到县城,只要20来分钟。夏碧云

        讲述人: 陈应侯 90岁 高市乡高市村

  每逢傍晚,我总喜欢推着轮椅走出家门,呼吸下康庄公路的水泥气息,看看村民们走在康庄大道上的幸福样儿,让人觉得心情舒畅。这机耕路,修得多好啊。记得小时候,哪有这么宽敞的路让我们走呀!鞋都没得穿呢!

  从前,村外根本没路可走,只有一条小小的泥弄可以走人。每逢上学时,我就是赤着脚走着泥路去上学的。如果要去外面上学,还要渡江,殴江边什么都没有,空荡荡的,遮风避雨的地儿都没有。冬天的时候,我们站在寒风里至少要等1个小时才有船,夏天要站在太阳底下晒上一个小时才有船,等到船到了,我们还得自己吃力的划过去。

  到了60年代,走得人多了,村外的泥路也越来越像路了,可是从村子里外出办事依旧要渡过瓯江,船还得自己划过去。变化最大的还是2000年以后,村里建起了机耕路,我们外出省时也省力,后来高市大桥接通了,我们彻底告别了摆渡的日子。如今,这家门前的路,四通八达的,想去哪就能去哪,可方便了。邹丽静

        讲述人: 李志娟 73岁 季宅乡引坑村人

  作为我们这辈人眼看着自己的生活一天好过一天,吃穿住的变化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可最让我们这辈人激动的还是出行的变化,只要招招手就有车了。

  我们村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群山环抱。1958年的时候,我们想要到青田县城办事必须天亮前就要出发,花上6个小时,走50公里的路,到船寮坐车去县城。到了七几年的时候,公路通到了现在的乡政府所在地黄放口村,办事就方便了许多;可是我们还要走一个半小时,才有车子坐。到了1994年,一条机耕路从乡政府通到了我家门口,如今,机耕路变成了水泥路,也有了客车,再也不用摸黑赶路了。

  如今的引坑村发展的越来越好,私家车在我们村也很常见。单拿我家来说,四个孩子,三辆小轿车,想去哪就去哪,非常方便。赖静

      
  舒挺秀

        讲述人: 舒挺秀 77岁 船寮镇芝溪村

  回想起这些岁月里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作为我这一辈人是感同身受的。

  五六十年代穷,通讯没那么发达,联系亲戚朋友都是托人带口信;七八十年代国家发展得快,听说有了大哥大、电话类的通信设备,但是那都是听说的,没见过实物,那些都是城里人的专利,在农村是见不到的。那个时候,我跟在外地的儿女联系一般都是有急事发电报。

  90年代,街上的人穿着也时髦起来了,红红绿绿的衣服都有,腰上别个BB机,可甭提多神气了。这股时尚之风刮到了农村,一些年轻的小伙子腰上也别上了这个玩意儿,可别提有多神气了。

  在1997年的时候,我家装上了电话。由于那时电话逐渐开始普及了,挨家挨户都兴起了装电话的风潮。村头村尾的街坊邻居有事没事的打个电话问候一下,那感觉可亲了。

  2000年以后,手机开始流行了,刚开始我们还觉得很神奇,怎么没线也能打电话?村里恋爱的小伙子小姑娘们就喜欢这个,电话里头啥甜言蜜语的话儿都能讲。2006年的时候,儿子也给我买了部手机,那感觉真好,无论在哪随时随地都能接电话!

  这不,我刚在玉米地里除草,在乌克兰做生意的小儿子就来电话了!吴军红

        讲述人: 詹东令 60周岁 石溪乡石溪村

  我有一儿一女,儿子1998年出国创业,现在儿子儿媳孙子都在西班牙,女儿嫁到了青海。我直到现在还保留着以前的信件,有整整一大箱子,都是和家人朋友之间的通信。那时候没有电话,更没有电脑,写信是唯一的联系方式,也是一种乐趣。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有了电话机和BB机。当时不少人腰间挂起了BB机,‘有事call我’成了多数人频繁使用的时尚用语。装上电话之后,信就写得少了,和家人朋友间的沟通已经不能满足于写信,电话就像面对面的聊天,更随性了。而且打电话多方便,想亲戚朋友了,随时拨打。刚装电话那会儿,我常常守在电话机旁边等儿子的电话,不过那时电话费还是比较贵的,要四块多一分钟。

  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转变得非常快,以前写信要等上好几天才有回信,现在通过手机、电脑等马上就能和别人取得联系。如今,我使用的手机开始逐步进入千家万户,它已经不再是有钱人的专用品了,大街小巷几乎到处可以看见用手机的人。这个手机就是孩子给我买的,用起来特别灵巧、方便。现在我的手机也开了国际长途业务,跟孙子打电话时,再也不要盯着计时器,掐着时间算话费了。徐婧婧

       讲述人: 叶志渊 76岁 鹤城镇宝幢社区

  我深刻地感觉到现在的生活和幼年时期的生活差别相当大,那个时候冬天洗澡最痛苦,因为没有热水器,常常是冻得直哆嗦……现在可不一样了,每家都有热水器,而且很多家庭还不只一台。1958年,我调到县城的百货公司当营业员时,购买物品都要凭票,我们一家五口一个月只有27斤粮票,日子过得相当窘迫。

  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市场供求格局和流通主体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市场规模扩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用于吃、穿、用等方面的支出逐步转向用于娱乐、保健、通讯、旅游、休闲等方面的消费。现在上街一看,当年那些千篇一律的老式百货商店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购物中心、平价商场、专卖店、便利店、快餐店、超级市场等,而且商店的档次明显提高了,消费环境比以往要舒适多了。我现在跟老伴每月的退休工资加起来就有三千多,平时出门逛街购物,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可舒心了。

  现在每天与老伴一起到公园做做老年医疗保健操,上老年大学听听课,或是到社区老年协会做做老年人工作……退休后的日子也过得挺充实的。张铷铷

      

  叶则钟
       讲述人: 叶则钟 88岁 油竹新区管委会石郭上村

  从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的百废待兴到60年后的国泰民安、经济雄厚,期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变化是我们老一辈人连想都不敢想的。

  过去在生产队,施行的是平均分配制,人们通过“工分”来分粮食。那时耕作,完全是靠天吃饭,时不时就会出现粮食紧缺,不像现在的蔬菜、水果、肉要多少有多少,在那个年代,这些都是做梦才能吃到的。那个时候不挨饿,不受冻就是幸福,所以穿着在那个时候是没太多讲究的,缺衣缩食的年代,村里的人们就自己动手种麻苗、种棉花,自己纺线织布,做粗布衣裤,那时的衣服都是以黑、蓝、绿色为主。到后来人们穿上了“的确良”,姑娘们穿红、黄、绿各色的的确良上衣就像春天的花蝴蝶;过去住的是小草房、土坏房,现在村里各家各户都盖上了砖瓦房,小洋楼;在过去,家里如果有“四大件”都会成为在邻里间炫耀的资本。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过去,如果能骑着一辆自行车在街上闲逛,那可是一件能得意很久的事情呢。如今,很多人家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小汽车。

  现在的日子跟过去的生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10-14/10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