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归去来:大学生村官的政治涟漪


“要不来钱,我们杨楼村要你干吗”

    戈新化是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的领头雁。24岁的他作为2007年江苏省1011工程大学生村官之一,经村民民主选举,成为宿迁市杨楼村的书记、主任一肩挑领头人。

    当了9个月“一把手”的戈新化仍不免彷徨。他告诉本刊记者:“一开始得到村民认可,不难;一直达到村民的期望值,没有想象的顺利。”

    戈新化在9月11日的博客中写道:“如何让基层干群承认我的合法身份、取得其信任是个问题。”

    到村任职的前半年,戈新化积极参与村里事务,拿出5000元启动资金、亲力亲为将村里的“泥路”修成了“石子路”,得到村民的一致赞许。丁义美等老党员提议戈参加村支部书记、主任竞选。

    在戈被推选为候选人并预选入围后,2007年12月8日,杨楼村“两委”换届选举,戈新化获得了2/3的村民选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在与老书记的竞争中,戈更是获得了到场所有党员的支持,将杨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杨楼村前支部书记杨永敢告诉本刊记者,本地的年轻人对竞选村干部兴趣不大,村干部断层比较严重。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农村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村干部的年龄普遍在50岁以上,思想比较僵化,加之村民家族意识很强,“比较服老干部”。

    戈新化胜出,在当地引起很大冲击。“选举的当天,组织部门、公安部门,都到场维持秩序。一个外来的大学生要竞选一把手,在我们杨楼、在宿迁的历史上从没有过。”66岁的老党员丁义美分析,“一是大学生清正廉洁,肯干事情;二是原来的书记群众不拥护。”

    但在今年7月底的一次支部大会上,丁义美“弹劾”戈新化,请他“辞去村主任”;支委段崇良随后提议由现在的村总账会计丁成担任村委会主任。丁义美和段崇良在9个月前,是2名力挺戈新化竞选的党员。

    “杨楼的事情,还是杨楼人自己来管好办。”丁义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戈新化另一个忧心的事情是,他想真正为杨楼经济全面发展做出贡献,而“不是向对口单位要钱”。丁义美对此很恼火,曾当面质问戈新化,“要不来钱,我们杨楼村要你干吗?”

    本刊记者在苏北地区采访发现,很多村民和村干部都希望大学生能带来些“看得见的实惠”,而对村里其他事务,村民对大学生的能力不是很信任。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近期对灌南县2007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的调研报告显示,一年下来,很多人至今不能单独处理村里的事情,“原来的村干部根本不让我们接近核心村务”。59.5%的大学生村官负责协助村干部处理村委会的日常事务,21.4%主要处理日常村务中的文档材料,还有14.3%的人没有特定的工作任务。

    桑学成认为,乡村原有干部主要为“道德权威型”,而在市场条件下,能人型更吃香,大学生村官想要介入村务,带领村民致富几为不二法门。

站在哪一边

    戈新化当选“一把手”伊始,就面临在上级政府和村民之间“站在哪一边”的问题。

    地处开发区的三棵树乡,因有明确发展规划,希望所有土地保持现状;而农村将小房子翻修时,往往要多占宅基地。村民要盖房、政府要拆违,村干部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上届村两委,对村民多占用宅基地的“违章建筑”部分,收取每平方 300元左右的款项,这些款项入账时比较混乱,引起群众不满。戈新化上任后,希望兼顾公平,又“打乱了乡政府的工作计划”。

    2007年底,镇政府工作人员对该村一户新修房的违章部分进行拆除。因为影响面太大,戈新化到场表态:“不能针对一户执法,如果公平,就要普遍执法。”

    拆迁最终不了了之,陷入乡与村的僵持。村民丁义品因自家住房翻新,到乡里办手续时,被告知“不要找我们,找戈新化,他是中央派下来的领导”。

    三棵树乡乡长力春益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重点说到这件事情:“戈新化不站在党委政府一边,而站在老百姓一边 ,给我们的工作造成很大被动。”“他当一把手还是嫌早了点,村民选上来也没办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莓 处理 办公室 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