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大学生毕业回家养猪 获优秀青年光荣称号


  在黑山县采访的时候,记者听说有一个“超级猪倌”叫周志旺。说他是超级猪倌,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周志旺在大学毕业后,几经辗转竟然回家养猪;二是他的养猪场目前是千头规模,已经不算小了,野心勃勃的他正在建设辽西地区最大规模的万头生态养猪场。

  记者赶到位于无梁殿镇大崔村的周志旺的万头养猪场建设工地时,工地上还有另一位客人——黑山县动监局畜牧股股长王俊友。王俊友是来了解工程进度的,他还对猪场的排水系统给予了周志旺科学的建议和指导。

  大学生回村当了猪倌

  熟悉周志旺的人告诉记者,志旺不咋爱说话,除非你跟他谈猪的事。果然,谈起当年创业的事,周志旺情绪不高。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刚刚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了阜新市一家机电企业。由于企业经营萧条低落,微薄的工资、夫妻两地的生活状况,周志旺感到十分困惑。一番艰苦的思量之后,令周志旺咬牙决定下海经商,踏上了一条前途渺茫的创业路。周志旺经历过蔬菜批发市场的寒冬酷暑、大兴安岭的风雪险路、北京玉泉路的夜宿街头,经历过桥头翻车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险境……几经波折,周志旺最后把目光放在了养殖业上,他要回大崔村养猪。

  周志旺大学毕业在外边“逛荡”了一圈要回来养猪了,新闻很快在村里传开了,有人叹气、有人摇头,说风凉话的大有人在。父亲在几天的沉默后表示了对儿子的支持;周志旺感谢上天赐给他一个贤惠和善解人意的妻子,因为无论他作出怎样的选择,妻子都会坚定地站在他的身后。

  在周志旺看来,家乡黑山正在完成由粮食大县到畜牧大县的蜕变,发展畜牧业的大环境和招商引资的政策非常吸引人。

  2001年春天,周志旺开始了他的猪倌生涯。他和父亲建了9间猪舍,养了45头仔猪;妻子给他订阅了各类养猪杂志,他开始潜心钻研养猪技术、猪病防治、备案病例疗法等,并大胆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45头猪在周志旺的精心饲养下,膘肥体壮,周志旺收获了养猪的第一桶金。

  滚动发展建起千头养猪场

  攻克了一项又一项技术难关,周志旺除了收获经济效益,还收获了乡亲们赞许的目光,因为这个大学生猪倌慢慢地成了远近闻名的“技术大拿”。 “很多人养猪都赔过钱,你赔过吗?”面对记者直截了当的问题,周志旺自信地回答:“从来没赔过,真的,最少的时候一头猪我也能赚300多块钱。”周志旺兴致勃勃、毫不隐讳地跟记者谈起自己养猪保赚不赔的秘密:“引进优良品种,自繁自育,这个是最重要的,买仔猪就说不准了。”怕记者没听明白,周志旺给记者假设了这样一种情形:如果现在猪肉市场行情看好,那么仔猪价格一定很高,六七百块,甚至七八百块都有可能,出栏的时候要是正赶上行情差,一头猪就卖1000来块钱,那就肯定赔了。

  人工授精技术是改良生猪品种的一项重要措施。周志旺派出员工到外地学习,开设了种猪人工授精站,业务辐射周边10多个乡镇。周志旺热心帮助周边养殖户,并为他们无尝提供各种技术服务。

  “后来,我开始琢磨猪场发展的事儿,因为我已经明白了怎么养猪,下一步就是怎么办猪场了。 ”说起这段经历,周志旺的兴致越来越高。 “自繁自育,能保证每头猪不赔钱,至少贡献300块钱的利润;滚动发展,能保证养猪场既快速发展又不贪大冒进,实现科学良性发展。 ” 2005年,周志旺投资近500万元,建起了集自动饮水、自动上料于一体的现代化种猪场,养殖规模从占地面积几百平方米扩大到了4万多平方米,饲养量从几十头扩大到几千头。现在,周志旺猪场的生产规模日益发展壮大,自有种猪500多头、育肥猪2000多头,生猪年出栏量达到5000头以上。

  生态养猪模式大有可为

  在万头养猪场建设工地,周志旺信心满怀地向记者介绍起来。这个养猪场占地135亩,将要建设22栋高标准猪舍,每栋猪舍养猪500头左右,预计总投资1800万元。在一栋正在建设的猪舍里,周志旺边用手比划边说:“一栋猪舍宽9.74米,长度大约66.74米,这样的面积是目前比较科学的,建成后都实行生态养猪。”

  生态养猪是个新名词。周志旺对记者解释得十分专业,差不多像背教科书一样。生态养猪又叫发酵床养猪,也有人叫清洁养猪,它是运用高科技手段采集特定有益微生物,就是酵素,形成具有强大活力的微生物菌群。具体来说,就是按一定的比例把酵素和锯末、木屑等混合制成有机复合垫料,猪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粪尿等排泄物被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或转化,猪粪尿所提供的营养让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高蛋白菌丝再被猪采食,这叫拱食,在猪的消化道形成益生菌的菌群,阻断病原菌的侵入,增强猪的免疫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畜牧 处理 粮食 招商引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