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河北涞源县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总体规划


  涞源县是山区农业县,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作物连年丰产,秸秆产量越来越大,为切实加大秸秆转化力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环境,防治大气污染,制定本规划。

  一、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一)秸秆资源潜力及综合利用现状

   涞源县位于保定地区西北部,耕地面积40.5万亩,以玉米,马铃薯、杂粮种植为主,一年一季靠天收。2013年玉米28万亩左右,豆类作物0.7万亩左 右,谷类作物4.5万亩左右。2013年测产玉米全县平均亩产1219.4斤,张杂谷平均亩产853.3斤,大豆平均亩产386.2斤,黍子平均亩产 383.3斤。我县农作物秸杆年产量约18万吨左右,据统计20%用作燃料,10%作为饲料,10%用作工副业生产原料,5%直接还田,剩余约55%的作 物秸杆未被综合利用。过去我县农民有利用秸杆烧火做饭、垒墙建房蔽日遮雨、养畜积肥还田的优良传统,随着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民 不再将秸杆当作主要燃料进行做饭取暖,而改用商品能源。农业连年增产作物秸杆也在大幅度增加,综合秸杆利用却相对滞后,我县谷秸、黍秸尚能充分利用,但玉 米秸杆由于产量大,收集运输存在一定困难,再加上传统用途被弱化,玉米秸杆被废弃以及焚烧日益严重,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秸杆综合利用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二)存在问题

  总体上看,我县秸秆综合发展利用步伐虽逐年加快,但还是以传统利用方式为主,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较短,利用结构与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比较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综合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1、农民积极性问题。秸秆综合利用事关千家万户,农民群众对秸杆综合利用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较差,对秸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积极性与主动性差。

  2、关键技术问题。现有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中还存在许多技术瓶颈,严重制约利用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一些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或不成熟。另一方面,新技术应用规模较小,适宜农户分散经营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缺乏,技术集成组合不够。

   3、成本效益相对较低。秸秆收储运需要的劳动力较多,人工成本高,效益低,广大农民容易接受的利用模式是简单实用、省钱省力、有生产效益的模式,综合利 用工作屡遇困难,意识和成本是主要问题。因为农民认为“一把火”最省事,可以立即翻耕土地。秸秆分散于广阔的耕地上,收集、转运、处理秸秆,都需要劳动力 成本,另外秸秆收集需要占用土地,在当前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无法满足用地要求也成为制约秸秆收储工作的重要因素。

  4、收集贮运体系 问题。秸秆收集贮运体系是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秸秆量大、分散、体积蓬松、密度小、收获季节性强,收割、捡拾、打捆等配套设备缺乏,造成 秸秆的收集、贮运难度大、成本高,加上服务体系不健全,秸秆收集贮运已成为制约秸秆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5、产业化带动问题。秸秆规模化利用有赖于产业化发展的拉动。目前,社会资本投资秸秆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不高,秸秆利用的龙头型、骨干型企业不多。

  6、政策激励机制问题。目前,一些秸秆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政策的覆盖面不够宽、系统性不完备、利益联系不紧密。利益激励机制不健全,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综合利用技术、收集贮运体系”,两大关键环节支撑力度不够,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政策取向,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 效机制,形成多途径、多层次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弃置问题,促进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1. 突出重点、多元利用。根据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的总体特征,重点抓好秸秆机械化还田与能源化、工业化利用,实现秸秆还田与其它非农领域利用方式的共生组合,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综合利用 沼气 发酵 食用菌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