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甘肃省推进农村沼气能源转型发展


  由单纯的沼气灶烧水做饭转变为沼气“进棚入园”综合利用,由家家户户建沼气池转变为集中建设大中型集中供气沼气工程,甘肃省正全力推进全省农村沼气能源转型发展。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农村能源协会2013年会暨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培训会上获悉的。

  今年,全省农村能源行业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幸福新甘肃为目标,推进农村沼气能源转型。各市县因地制宜开展了农村沼气进棚入园试点示范,平凉市及凉州区、民乐县、会宁县等地在温室大棚、果园中配套开展沼气建设,拓展了沼气、沼液、沼渣“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打造施用沼肥优质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民增收,全省已有5000多农户实现了农村沼气“三沼”综合利用。永靖县农作物面积37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26万吨,通过“三沼”综合利用,群众卖玉米秸秆每亩可增收300元,或兑换成秸秆固成型燃料取暖,可节省买煤炭费用500元,用沼液、沼渣还田,打造了“刘家峡”牌无公害蔬菜。

  甘肃省从大产业、大生态、大农村的角度,加快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让农村沼气集中供气进万村、入万户,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沼气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让农民得实惠。瓜州县南岔镇七工村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作为甘肃省第一家大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由中央投资180万元、地方配套113万元于2011年建成,2012年经过验收后投入使用,目前年消耗村里废弃的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秸秆370吨,变废为宝,转化为清洁能源,年产沼气54万立方米,集中供气298户,占全村农户的98%,实现了“一人烧火、全村做饭”。目前,全省已建成像这样的6个秸秆等生物质能源的大中型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村沼气 沼气 综合利用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