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湖北农村能源:谱写生态文明新篇章


    江绣屏王永明李向群

    在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下,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湖北省农村能源改革走过40年的风雨兼程,农村能源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在促进循环农业发展、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短缺、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

    截至2017年底,湖北全省300多万户农民用上沼气池,建成大中小各类沼气工程8620处,建设特大型沼气和生物天然气工程5处,沼肥综合利用面积1300多万亩,全省节煤灶和节能炉保有量达613万户。

    打造“五个一批”湖北农村能源建设亮点纷呈

    建成了一批精品工程。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北省视察时,专门检查鄂州市秸秆能源化高值利用项目,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湖北省公安县前锋公司采用“提纯罐装+远距离专车输送+小区供气站管道配送”方式,为5000户村镇居民和餐饮店提供沼气高值利用服务,建设模式新;京山市特大型沼气工程和黄梅、孝南、安陆等地的特大型生物天然气工程投资多,建设规模大;宜城特大型生物天然气工程引进全套德国核心技术及设备建设,一期工程已试运行,建设质量高;天门健康村大型沼气工程于2009年8月建成,一直满负荷运行至今,鄂州市、松滋市、团风县的中小型沼气工程,平均年收益在5万元以上,使用效益好。

    建成了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以户用沼气和沼气工程为纽带,由点到面形成了三级循环农业示范区。宜昌市、襄阳市等地采取单个农户或数个农户互助联合的做法,采用“猪—沼—果(菜、茶)”形式实现了家庭农场“点上小循环”;松滋市、公安县、竹溪县和咸丰县等地利用管道联接沼气工程和规模化种植庄园,形成水肥一体化的“园区中循环”;公安县在全县范围内集中收集沼渣沼液,远距离输送至3万多亩的葡萄种植基地,形成全县“区域大循环”。

    建成了一批多能互补示范点。结合精准扶贫、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建成多能互补示范点800多个。如宣恩县石马村建设户用沼气100户,小型沼气工程1处,生物质炉灶300台,太阳能路灯124盏,太阳能热水器58台,60千瓦光伏发电站1处,基本解决了全村炊事、洗漱及照明生活用能。

    培育了一批长效服务主体。在推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步培育了一批农村能源服务站、合作社、协会、公司等长效服务主体,共计5492个,从业人员达2万余名。松滋市大同垸沼气服务公司自上世纪70年代初起步,持续经营至今,历经近50年风风雨雨,堪称“世纪老店”。“松滋市沼气工”被列为全省十大劳务品牌。

    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人物。省农村能源办副主任覃双鹤同志援藏三年,作出突出贡献,被表彰为省劳模。恩施市沼气技工袁亮二十年扎根基层、忘我奉献,成为省劳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行业还有“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汤清付、熊业球和黄杰等同志,全国技术能手李家宝、郑光周和徐古志等同志,2017年度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章金海、杨书宏和张冬青等同志。获得省级部门表彰和市级以下各类奖励的先进人物更是不胜枚举。

    致力“五个创新”推进湖北农村能源转型升级

    面临农村能源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湖北省农村能源积极探索,努力开拓,全力以赴推动事业发展的转型升级。目前,已初步实现了“五个创新”:

    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省农村能源办提出了紧紧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民生改善,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和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新时期农村能源工作思路。2017年,在松滋市召开了全省“三沼”综合利用循环农业现场会,引导各地兴办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示范点。组织10个县(市)大规模地建设沼气循环农业示范区。目前,示范区已建成98处沼气工程,兴建田间沼肥利用工程101处,辐射种植面积14.8万亩,化肥替代率平均达到80%,果、菜、茶等特色农产品普遍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示范区内农户清洁能源普及率达80%。

    创新建设方式,推进农村能源健康发展。在项目建设方式上,围绕“五个结合”,实现了“五个转变”。即:把农村能源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相结合,与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相结合,与农村“厕所革命”相结合,与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相结合;实现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以建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由分户建池向集中供气发展转变,由单一沼气建设向多能互补转变,由单一项目拉动向社会力量共建转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农村能源 综合利用 项目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