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兔场梨园“双循环”经济生态“双丰收”


  “今年我这几十亩梨树没有用一点化肥,但是比去年长得还要好。”5月13日,华蓥市禄市镇月亮坡村,正给梨树疏果的周可芳对笔者说,自己所在的专业合 作社,去年在政府的扶持下,为年产30万只肉兔的养殖场建起了排泄物循环处理配套设施,既解决了梨树的施肥问题,又解决了兔子的饲料问题,兔子与梨树之 间,实现了互利共生。

  合作社负责人李一云坦言,养殖场建起来之后,最让他头疼的是兔场排泄物的处理问题,“养殖场最初养了1万只种兔,每天的排泄物如果堆在养殖场,则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兔子健康;如果直接排放就形成了污染,最后只能花钱请人运走处理,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肉兔的养殖成本。”

  “搞种植的用不上有机肥,大量使用化肥。”华蓥市农委办主任邓国勇说,规模养殖带来的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如果让种养业循环起来,就有了最佳解决途径。

  去年,合作社在政府支持下,建起了1000立方米的沼气池和蓄肥池、32000米的管网设备及各种提灌设施等,对兔场排泄物进行干湿分离和无害化处理,通过提灌到山坡最高处后回流到果园,供给周边农户田里作农家肥使用。

   李一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使用有机肥灌溉后,一亩梨园的产量从3000斤可以提升到4000斤,原本10元钱一斤的黄花梨变成有机梨,每斤价格至少在 20元以上,每亩可以多卖四五万元;因为果园没有使用化肥,树下长的青草完全是原生态的,为饲养兔子提供了最佳的饲料;同时,原本每亩梨园需要投入的肥料 钱也省下了,通过提灌肥料倒流入田,不再需要人力,每亩地的人工费用也从2000多元降到了400元左右。

  同时,按照饲养年出栏30万只肉兔的规模,兔场每年产生超过1万立方米的沼气,除了可以维持兔场生产生活所用,还能免费输送到周围农户家中供生活之用。

  “如果按照1立方米沼气折合0.7公斤原煤计算,每年节省原煤就达数千公斤,这样一来,污染也没有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实现了双丰收。”李一云说,这个经济账让人越算越欢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立方米 化肥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