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定州新农村建设3万多农户用上了沼气


长城网保定11月28日电(李艮春 杨梦来 牛勇)不见炊烟起,却闻饭菜香。11月28日,笔者走进定州市砖路镇北渠河村杨同才家,厨房里明晃晃的沼气灶格外显眼,妻子刘建辉随手拧了一下沼气灶上的打火开关,只听“咝咝”两声响后,灶头上便跳动起了蓝莹莹的火苗,不一会儿,一碗香喷喷的面条便端上了饭桌。

从土灶台前“解放”出来的刘建辉显得特别兴奋,急匆匆地领着记者去参观她家的沼气池。沼气池建在圈舍旁,厕所和猪圈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发酵后产生的沼气通过一条长长的白色管道通向厨房。“这沼气池是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设计、安装,气量充足,做饭照明两不误,让俺们农民从三堆(柴堆、粪堆、土堆)的包围中解放出来,享受到了环境美、空气新、院落净的文明生活。”刘建辉乐呵呵地说。

在社会主义村建设中,该市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推行以沼气为轴心的生态循环圈建设,成立了能源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培训沼气池建设技术员上百人,开通了热线电话,发放有关技术资料,进村入户指导老百姓搞好沼气池建设,并实行施工队、技术员、乡镇负责人、市能源办逐级负责制,确保了模式建设标准和沼气项目安全生产。同时,充分发挥典型引导、示范带动的作用,大力推广黄家营村、南庞村、北渠河、丁村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与农村改厕、改圈、改院相结合,与治理农村“脏、乱、差”、改善居住环境相结合,大力推广“畜一沼一菜”、“畜一沼一粮”、“畜一沼一果”三种模式,在改变村容村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东亭镇黄家营村有200多户、830多口人,建沼气池130多座,全村猪存栏600多头,部分农民搞起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初步形成了“养殖一沼气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新模式。村民黄平刚高兴地说:“建沼气就是好,把废物变成了宝贝。”他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沼气当能源,沼渣作肥料,沼液顶农药,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就是发电厂、化肥厂、农药厂三个‘小工厂’,年可增收节支1500多元!”

村用上“新能源”,新厨房发生了新变化。现如今,沼气建设已成为定州市村建设的又一大亮点,全市有3万多户农民用上了沼气,小小的沼气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而且“点”亮了农民的新生活,成为农民增收的“聚宝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节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相结合 面条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