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砀山县科学利用秸秆、果树枝条等生物质资源


    金秋时节,安徽省砀山县到处弥漫着丰收的气息。公路旁,玉米地里,玉米棒子压得玉米杆弯了腰,梨树林里,金黄色的酥梨挂满了枝头。

  关帝庙镇唰集村农民段尚民一边摘梨,一边把掉下来的枝条收起来。“现在,这一根根枝条,变成能卖钱的‘金条’了。卖给县里新建的光大国际生物质发电公司,一斤能卖1毛多钱。今年夏天麦子刚收完,发电公司就给俺结算了360元的秸秆款。”

  段老汉说的砀山生物质发电公司是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在安徽省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公司行政总裁陈小平介绍说,电厂每年可处理30万吨果树枝条、农作物秸秆、板材加工可燃废弃物等为生物质,发电2亿度。公司与农户签订秸秆、枝条购销合同,每年可为砀山县及周边地区的100多万农民增收7000多万元收入。

  砀山县是农业大县,生物质资源丰富,每年小麦生产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年产小麦秸秆约45万吨;全县100多万亩果树,可年产枝条50万吨左右。砀山县科学引导,推动实现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和转化升值。

  “秸秆沼化”是砀山秸秆“变废为宝”的一项重要措施。去年全县完成户用沼气2600多处,建设沼气治理工程项目9个,完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1处。用麦草生产蘑菇是该县“消化”秸秆的新亮点,目前,全县食用菌面积达1.4亿平方尺。“麦草如今成了养牛、产沼气、种果树的宝贝,抢手得很!”砀山县曹庄镇谢集村养牛大户徐占强说。

  麦草吃香,麦草加工厂在砀山县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瞄准商机,投资购买运输车辆,为草厂贩运麦草。朱楼镇陈寨村村民陈高文兄弟俩去年买了辆四轮拖拉机,今年麦季下来,为本地草厂贩运麦秸秆,净赚1万多元。目前,全县秸秆利用率达90%以上,仅出售秸秆每年就能为农民户均增加300多元收入。

  秸秆、枝条变废为宝,村庄环境和全县空气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变。“以前,秸秆、枝条都扔进灶膛烧火做饭,烟囱冒着黑浓烟,秋天一场风刮过,马路上全是干枝枯叶。现在你看人家电厂,经过处理后冒的烟干净多了,马路也干净了很多。”砀山县经济开发区曹楼村农民曹世川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果树 沼气 小麦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