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松森模式:做好农业循环经济大文章


  从当初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仔,到如今拥有规模化生态野猪养殖场、规模化小白牛肉奶公犊养殖场、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有机肥生产厂、生物饲料厂、大型寒地沼气生产基地、旅游基地、销售公司等等一系列企业的老板,他被冠以企业家的名号,然而一旦别人问起他是做哪一行的问题,他常常会有些迟疑。

  他不知道自己是从事哪个行业的。

  之前,他创办的企业在养殖基础上形成的“牧、沼、蔬”生态模式的建立,被有关部门认定为“生态农业”。但王贵红并不把自己定义成从事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家。创业10年后,他把自己的企业理念定义为“联合?生态?爱”。

  “生态农业仅仅是其中一个环节,我们的企业,就是要搭建一个各项资源能联合到一起的平台,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形成真正的循环经济,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王贵红的理想。一个浪漫却又现实的理想。

  打工仔回乡创业

  今年39岁的王贵红是打工仔出身。16岁那年,哈尔滨市道里区镇农民初中毕业后,他把书包一扔,开始了建筑地的打工仔生涯。打工10年,什么苦,什么累,都尝过,但创业致富的梦想,一直在他脑子里回绕。

  道里镇一直有着奶牛养殖传统,经过多次市场考察,王贵红发现奶牛养殖风险低,是个长远的创业项目。于是,进入21世纪,王贵红放弃打工生涯,回乡顶着重重压力,借钱买了8头奶牛,开始了他的奶牛养殖事业。把养牛当成了自己实现创业梦想的目标,王贵红自然视牛如命,甚至朝夕与牛为伴。可是由于不懂技术,刚出生的小牛及母牛相继死去,心疼的他几天没吃下饭。

  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这件事也让王贵红明白一个道理,即便是养牛,也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总结清了教训后,他先是到了北京参加技术培训,后又到农垦学习养殖,然后再到兽医站学习防疫,并且四处求教技术能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奶牛养殖管理技术,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王贵红的创业致富之路开始明朗起来。

  王贵红并不满足。2005年,村子附近的一家养殖场要出售,王贵红认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钱不够,他又四处贷款,花了500万将养殖场买下,组建了他人生里第一个创业平台――松森奶牛养殖场,开始了他的创业新里程。

  步入生态农业领地

  养奶牛也可以发大财,王贵红的创富之路,被附近乡亲们效仿。王贵红随后发现,自己带领乡亲一起致富的理想并没能实现。原来,村里普通散户养殖条件简陋,在简易的露天牛棚里,奶牛长期跪地对前膝盖损坏很大,导致牛的身体状况根本不能高效产奶。而且个人放养耽误人劳作时间,占用大量人力,更要命的是,村里家家户户养牛,奶牛产生的粪便随处可见,天气一转暖,整个村子的臭味弥漫,卫生状况急剧恶化。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有效解决这些散养户面临的问题呢?一次到托儿所接孩子的经历给了他灵感,一个大胆的念头闪过:能不能也办个“托牛所”,让散户把牛都放到自己这里,由自己集中放养,像照顾孩子一精心照料、统一管理。没有尝试就永远都不知道结果,王贵红从小就有的那种敢干劲头,再一次鼓动起来。

  2006年,他又投资500万元建立了“托牛所”。所有集中在“托牛所”饲养的奶牛,由养殖场进行统一食草、防疫、医疗、榨奶、管理,并处理粪便。奶农只需负责托牛所内奶牛的草料,奶牛的住、防疫、医疗、配种都不收费。于是,被人们称为“托牛所”的松森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

  王贵红创办的“托牛所”很快得到了四周散养户的信任和青睐,甚至400公里外的北安市奶牛养殖户,也将自家的200头奶牛牵进了王贵红的“托牛所。”用村里散户的话说:“过去又种地又养奶牛心挂两头,如今我把奶牛放在托牛,自己还可以出去打工,不操任何心,每年还可以多收入1万元,这样的好事到哪去找!”

  而“托牛所”的创新经营模式,不仅仅给养牛户带来实惠,也让一向敢想敢干的王贵红再次收获了创业致富的新收获。就是凭着创新思维,王贵红的松森养殖有限公司从一个单一的小规模牧场型奶牛养殖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占地50万平方米、注册资金3000万元;资产总额7000万元,销售收入3000万元的集奶牛养殖、沼气、有机肥、无公害有机蔬菜、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生态园区于一身的绿色环保型现代化农业企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生态农业 沼气 牛肉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