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摸清水生态“家底”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和省委都要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把各地土地收益的10%用于水利工程。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要求和安排部署,从今年起,我市全面拉开水利普查,将对市域境内所有涉水事务进行全面普查,预计于明年底公布翔实、客观的数据资料。

  今年是我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键之年,而水正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本底和根基。成都有多少河流湖泊?可用的水资源到底有多少?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现状如何?当前的水利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瓶颈?……随着第一次全市水利普查的全面拉开,这些水生态“家底”将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首次

  摸清成都水生态“家底”

  1月26日,成都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召开全市水利普查办公室主任会,对全市水利普查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由此,我市第一次水利普查全面拉开。

  这次水利普查是按照国务院要求开展的。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了解水利发展现状,提高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10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10年至2012年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此项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基础信息的基准性调查。”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水务局局长森林说,通过开展水利普查,可查清江河湖泊的基本情况,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摸清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了解当前水利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性水信息支撑和保障。而搞好水利普查,将有利于明确水利今后发展方向,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国家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的要求,水利普查责任在各级政府,具体工作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利普查机构共同负责,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水利普查工作,分管领导要全过程参与,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普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在国务院部署开展水利普查工作后,党中央、国务院即出台聚焦水利的一号文件,这套“组合拳” 的推出,充分说明了中央对水利的重视,而水利普查作为摸清“水情”的一项最基本工作,更是要作在前面、抓实抓好。

  对于成都来说,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开展水利普查更是迫切需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水是重要的生态本底,但成都的水生态具体情况如何?目前没有人能说得清。”可以说,这次摸清家底式的水利普查,无论是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还是对成都发展建设,都是正当其时!

  全面

  所有涉水情况都要普查

  因此,在这次办公室主任会上,森林在进行动员部署时,用“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一项重要的水利工作任务”来形容这次水利普查。他谈到,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交给各级水务工作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关系到国情、国力调查的一项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繁重;这次水利普查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且也关系到对子孙后代的负责,是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一定要带着对百姓群众谋利的热情、带着对完成这项宏大事业的激情去做好这项工作。

  此次水利普查对象包括我市境内的所有江河湖泊、水利工程、水利机构以及重点社会经济取用水户。普查内容主要有六大项和两个专项。六大项指:河流湖泊基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自然和水文特征等;水利工程基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工程特性和效益等;经济社会用水情况,包括分流域人口、耕地、灌溉面积以及城乡居民生活和各行业用水量、水费等;河流湖泊治理和保护情况,包括治理达标状况、水源地和取水口监管、入河湖排污口及废污水排放量等;水土保持情况,包括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及其动态变化等;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包括各类水利机构的性质、从业人员、资产、财务和信息化状况等。两个专项指:灌区专项普查,包括灌区面积的数量、分布,灌区的数量、分布、灌区、灌排工程等;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包括地下水水井的数量、分布及地下水取水量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森林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数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