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吹醒了太行山,也吹拂着山西省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多产的大棚、热闹的小广场、通达的柏油路……在龙泉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程玉珍看来,这些景致在眉头、在心里、在肩上,须臾不能放下。
52岁的程玉珍是全国劳模、全国政协委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是大家共同奋斗的,我只是干了自己该干的事情。”程玉珍谦虚地说,“我其实是一个壶关疙瘩。”“壶关疙瘩”,是当地土话,意为执着、埋头干活、不服输的人。
“不能再穿旧衣喝稀汤住破房了”
“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当村干部,而且一干就是十多年。”程玉珍说,她是村里出了名的“能媳妇”,和丈夫白手起家,在县城开旅行社、美容院,事业发展得不错,也经常回村捐款捐物。2011年,刘寨村的乡亲们一再去县城登门拜访,央求她回村带着大伙一块儿干。
一次、两次、三次……一个月下来,程玉珍再也坐不住了。但是,自己就是从刘寨村走出来,她非常清楚刘寨村在吃穿住行各方面的状况。1992年她嫁到这村,只是结婚当天在村里办了个仪式,第二天就和丈夫回县城的家了。面对刘寨村山大沟深的恶劣环境和高达36%的贫困发生率,想想夫妻俩辛苦打拼下的事业,看看当时只有5岁的孩子,程玉珍一时难以抉择。
“不能再穿旧衣、喝稀汤、住破房了,我们穷怕了。”乡亲们意味深长的话和满含热泪的双眼,戳痛了程玉珍的心窝。“只要能被选上,我就回去干。”程玉珍向乡亲们郑重承诺。当时,刘寨村共有260户村民720人,年轻人大多外出谋生,常住人口仅268人,大部分为老弱病残。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谣里说:刘寨西岭沟,十年九不收,长了一个大谷穗,还叫圪狑偷吃喽。
面对这样一个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优势的“包袱村”,如果回去,该从何处入手?2011年12月,来不及考虑更多的程玉珍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年她40岁,自此一干就是12年。
“用自己的钱修路,这个女人是不是疯了”
程玉珍的归来,是连人带钱一起回来的。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初心,十多年来,程玉珍个人已为刘寨村垫资筹资800万元以上。村上的养老院也是她个人筹资建设的,供全村孤寡老人免费养老。
想当初,程玉珍为大伙办的第一件实事,是拿自己的美容院抵押贷款150万元,给村里修路。消息传出,全县都炸了锅:“这个女人疯了”“拿自己的钱给村里修路,那么多钱”……
这条路不修不行。刘寨村地处壶关县城东7公里处,由于高地阻隔,过去村民上县城走的是陡石坡,从下往上走,累得大汗流,从上往下走,跄得腿打抖。后来勉强修了条小路,路宽一米五,只够小三轮开。程玉珍回村后,一位老大娘拦住她说:“闺女哎,你这么好的车,能不能拉我去县城转转,我大半辈子都没去过县城了。”看着大娘渴望的眼神,程玉珍想起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修路哪有那么容易,但千难万难,大伙支持就不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大伙在程玉珍带领下硬是挖了一座山、填了三条沟、修通了一条通往壶关县城的公路,把原来40分钟的车程缩短为8分钟。道路开通的那一刻,不少村民激动地流泪了。
“缩短车程是好,更重要的是,村里全体干部群众发现,自己的手也可以干大事、干成事,就算太行山也阻挡不了我们,大家对改变贫穷的生活一下子燃起了信心。”程玉珍说。
路通了,接下来要干的事是把住在阴暗潮湿土窑洞里的人搬出来。村“两委”采取拆旧建新、以新补旧的办法,程玉珍自掏腰包垫付200多万元建房。材料不足,她从丈夫的工地上拉。人手不足,她带领村民自己动手。办法总比困难多,历时一年半,建成新小区,刘寨村4个自然村109户200多人告别土窑洞,住上了新楼房。
凭着这些真心付出,程玉珍赢得了全村党员群众的信任。4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她每次都是高票当选。“我们村干部根本顾不上家,村会计张宾风和我多次累倒在办公室,有时候一边输液一边工作。每天很晚回家,有一次看到孩子没有吃饭还发烧,心里难过,真的觉得这些年对不起家里人。”程玉珍说。
“农村干部应该做地基中的钢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3-03-31/34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