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猕猴桃成为致富“金果子”
——记中国农业科学院猕猴桃专家齐秀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梁嘉伟回忆起与猕猴桃所结下的不解之缘,齐秀娟不禁感叹,一眨眼已经过去18年。在她看来,自己的人生轨迹和一株猕猴桃树苗是一样的,不断向上攀爬、生长,只为结出饱满甜美的果实。
从初出茅庐的科研工作者,到如今成长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齐秀娟见证着中国的猕猴桃科研领域不断拓展、猕猴桃产业不断壮大。
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签订协议,明确双方将在永顺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合作建立猕猴桃试验站。齐秀娟再次“应征出战”,来到永顺县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我想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一颗小小的猕猴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齐秀娟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砥砺开拓、探索创新,深入山间峡谷,走进田间地头,融入农民群体,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和心血。
“既然选择了猕猴桃,我就下定决心好好干”
说起为什么会和猕猴桃走到一起,齐秀娟觉得是一种机缘巧合。
2004年齐秀娟从沈阳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硕士毕业,为了发挥所长,她来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工作。“这时还没想着要专攻猕猴桃这一领域。”齐秀娟说,“当时在研究所里,几棵猕猴桃树杂乱地种在一起,相比其他树种,猕猴桃算是备受冷落。”
但出于一种使命感和勇于挑战的精神,她踏上了读博之路。在所领导的鼓励和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悉心指导下,齐秀娟毅然选择了猕猴桃作为自己未来科研的方向:“既然选择了猕猴桃,我就下定决心好好干。”当时研究所有关猕猴桃的种质资源非常短缺,入职不久齐秀娟就跟随课题组老师一起去进行野生资源考察和收集。
野生资源考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科研工作,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预知的风险。“记得当时去陕西秦巴山区进行野生资源考察时,在山里迷了路,大半夜才找到回住宿地的路,把原地等待的老师都急哭了。还有在贵州江口县进行资源考察时,差点儿从将近100米高、坡度达80度左右的坡体上摔下来。”齐秀娟说。
艰辛的资源收集换来的是丰硕的成果。2004年,齐秀娟参加了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在湖南省吉首市举办的首届研讨会。当时已经是10月,树上的果基本采摘完了,但地里还掉了一些熟透的猕猴桃,她捡了几个果实并采集了几根枝条带回研究所,播种了种子,嫁接了枝条。后来,她用这个叫作“米良1号”的猕猴桃品种,与焦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太行雄鹰”进行杂交,培育出了新品种“中猕2号”。
“‘中猕2号’是绿肉猕猴桃品种,具有大果、高糖、综合抗性较强等优点。”目前齐秀娟在永顺县进行该品种的区域试验,在她看来,这个从湖南走出来的品种,能够以不一样的“身份”再次回到湖南落地生根,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机缘巧合。
除了研发市场适应性强、商品价值高的猕猴桃新品种,齐秀娟还积极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如高枝牵引技术、“一干两蔓”科学修剪方法等,提高猕猴桃树的产量,并增强果品的一致性。在多年的科研探索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她提出了猕猴桃产业绿色发展的“3+”模式,即优化适栽品种、果园选址、栽培模式,减少化肥、农药、人工,提高果品质量、果园效益、果农收入。
“践行科技兴农战略,端稳端牢老百姓的‘果盘子’”
“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中可以证明,早在1200年前,中国就存在庭院栽培猕猴桃的现象。
“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不但栽培历史悠久,而且种质资源丰富。”齐秀娟向记者介绍,目前市面上从新西兰进口的绿肉品种“海沃德”,其实也是来自中国的资源。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1-23/34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