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和美是中国式的乡村价值追求


  

  主持人: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再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体现了我国乡村建设思路怎样的发展变化?为什么现在要强调“和美乡村”?

  张琦:这些表述是对乡村建设认识持续深化和全面化的过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加了“和”的要求,让乡村建设的范围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建设“和美”乡村就要求乡村建设不仅要重视看得见的硬件设施建设,也要重视看不见的精神文明建设。

  “和”的要求实质上是与共同富裕理念一脉相承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和”的要求写入到乡村建设目标里面,是在乡村建设行动中贯彻落实共同富裕理念的具体要求。同时,“和”的要求也是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我国在收入水平上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虽然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但是也在快速增长。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层次也将不断提高,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当前,在乡村建设当中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理所当然,也是契合时机的。

  李小云:虽然只有几个字的变化,但其中不仅体现了乡村建设思想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发展观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是中国式现代化。从乡村角度讲,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小农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因此需要将宜居宜业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实现小农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又是一个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不断推进的过程,绿色发展不仅仅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强调“和美乡村”正是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建设的核心是确保留在乡村的人生计和福利的改善,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在今天乡村发展产业的最重要目标是如何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

  

  主持人:过去的乡村建设,更多注重“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而当前强调的“和美”二字则更加注重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怎么理解这样的转变?

  卢关荣:“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是在经济短缺、物质匮乏时代,各级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文化不但有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精神价值,文化有塑造人、吸引人、团结人的作用,“和美”文化强调个人素质的修身养性有心胸格局、人际交往中包容理解互助友爱、乡村社会各尽其能相安无事,现阶段的乡村建设更要进一步涵养人文素质,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美好的乡愁记忆,让乡村成为远离城市喧嚣的心灵净土。

  

  主持人: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是参与者、建设者,也是主要的受益者,应当如何完善农民参与机制,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和美乡村建设中来?

  李小云:在很多时候,大家觉得只要是农民参与建设工作,就体现出了主体性,其实不然。农民主体性的核心是,农民如何成为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有时农民对建设乡村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建设的不是他们想要的。我们过去在云南多个地区进行了长达八年的乡村建设实践,在此过程中也得出一些经验。

  首先,乡村建设要开发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受益的产业业态。如果村民不能直接就业受益,或者村民的文化、技术承担不了这样的产业,那么这样的产业,农民是没有积极性参与的,同时如果这样的产业只是重复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话,农民也是不积极的。其次还要有能够确保农民受益的组织,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建设基础设施和硬件,更重要的是不断建立健全组织和机制。在这方面,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社、农民自己组建的各种股份公司等,都是最近几年让乡村建设有活力的组织形态。

  同时,在乡村建设中开发新的产业业态,会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体,其中的利益联结机制,涉及到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农民和集体的关系、集体和社会资本的关系、社会资本与农民的关系等,其机制核心应当是确保农民成为受益的主体。有些地方虽然产业很成功,但是农民不是受益的主体,这样就没有处理好几方关系。乡村建设的核心,应该是确保留在乡村的人生计和福利的改善,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在今天乡村发展产业的最重要目标是如何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核心 农民收入 处理 农民群众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