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海龙村的“谋”变之路


    本报记者 刘艳涛 见习记者 张艳玲

    10年,对于很多自然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较差的西部村庄来说,也许就是一个普通得留不下记忆的10年。但重庆市九龙坡区海龙村的过去10年,人们注定不能忘记,它昭示了中国西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浪潮。

    翻开海龙村的创业史,我们能看到对贫困的焦灼、对出路的探寻、对改变的犹疑、对创业的激情……记者走进海龙村,努力探寻海龙人“谋”变之路。

    从“矛盾重重”到“两个积极性”

    7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村民人均收入不足1600元,80%的群众散居在土房里,2000余亩耕地撂荒达40%,全村只有一条1.3公里长的机耕路,村集体负债70多万元……这便是10年前的海龙村。

    2001年,由于“留守”人员年龄老化、能力弱,村“两委”后继无人,加之村里宗派矛盾激烈,村党支部连续四次没能选出书记。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配备有能力、有干劲的村委班子,成为海龙村的头等大事。就在村委选举焦灼之时,走南闯北10余年的鄢静走马上任,新一届班子出炉。海龙村的蜕变从此开始。

    鄢静说:“解决一切贫穷、矛盾、民怨的最好办法就是富民强村。”海龙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5亩,其中,坡地、林地和宅基地占70%。耕地资源贫乏,大量青壮年外出,海龙村人如何才能种出个“金娃娃”?

    为找准富民强村的突破口,村里先后召开100多场群众座谈会。鄢静及村“两委”总结了“两个积极性”:联产承包调动了村民个体积极性,解决了温饱;但要实现富民强村,就必须整合有限资源,调动村民组织起来办大事、创大业的积极性。

    “抓住重庆主城发展机遇,把农村土地流转过来集中经营,走工业强村之路,以此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鄢静说,这就是“工业化带动、城镇化驱动、市民化推动”的海龙村发展之路。

    土地不种庄稼改“种”企业。这一想法刚刚出炉,就遭到了村民们的强烈反对。村民们都不愿把赖以生存的土地拿出来冒险。

    没有说服村民,村“两委”一班人决定腾出自己的田地,给亟待落户的正博机械有限公司修建厂房,最后班子成员每人获得了6万元的租金回报。

    这种回报效应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刺激了每一位村民,全村上下流转土地的热情膨胀起来。海龙村迅速成立经济开发中心,坚持“自愿、共赢”的原则,采取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固定分红的方式,组建村建筑安装队,修建1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出租。海龙村经济由此步入快车道。2009年,村内入驻企业达153家,总产值达12亿元,吸纳劳动力1万多人。村集体固定资产达2800万元,集体收入达412万元。而村民收入来源由单一的农业生产拓宽为股金、薪金、租金等收入,人均年纯收入超万元,比8年前增长了4倍。

    从“种企业”到“种庄稼”

    千亩果园嫩绿吐蕊,女子管乐队62名意气风发的农村妇女正在卖力的排练着曲子,那提振人心的圆号、长笛合奏曲从海龙广场一路飞进了整齐划一的厂房仓库、飞进了村头错落有致的联排别墅,也飞进了每一个海龙人的心坎里……春意盎然的海龙村,处处迸发着“二次创业”的激情。

    经过多年的发展,村民腰包鼓了,名气有了,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各路人马”前来学习“取经”。但是,海龙村“两委”在荣誉和掌声面前冷静地看到了自身发展的“瓶颈”。

    “发展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捷径可走。”鄢静说,改变传统小农业,大力发展工业,是海龙村十年前的选择,事实证明海龙村认识到了其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自身优势,并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十年后,海龙人认识到发展并不能是看增长速度,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拓展发展空间,不仅要‘种’好企业,更要种好庄稼。”鄢静说,海龙村村里有山有水、风景宜人,正是上天赐给海龙的一块璞玉。一手“观光农业”的好牌就成形了。海龙村要打造一个集生产、观光、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胜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海龙 土地 耕地 红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