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海龙村的“谋”变之路

网友投稿  2012-06-08  互联网

    本报记者 刘艳涛 见习记者 张艳玲

    10年,对于很多自然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较差的西部村庄来说,也许就是一个普通得留不下记忆的10年。但重庆市九龙坡区海龙村的过去10年,人们注定不能忘记,它昭示了中国西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浪潮。

    翻开海龙村的创业史,我们能看到对贫困的焦灼、对出路的探寻、对改变的犹疑、对创业的激情……记者走进海龙村,努力探寻海龙人“谋”变之路。

    从“矛盾重重”到“两个积极性”

    7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村民人均收入不足1600元,80%的群众散居在土房里,2000余亩耕地撂荒达40%,全村只有一条1.3公里长的机耕路,村集体负债70多万元……这便是10年前的海龙村。

    2001年,由于“留守”人员年龄老化、能力弱,村“两委”后继无人,加之村里宗派矛盾激烈,村党支部连续四次没能选出书记。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配备有能力、有干劲的村委班子,成为海龙村的头等大事。就在村委选举焦灼之时,走南闯北10余年的鄢静走马上任,新一届班子出炉。海龙村的蜕变从此开始。

    鄢静说:“解决一切贫穷、矛盾、民怨的最好办法就是富民强村。”海龙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5亩,其中,坡地、林地和宅基地占70%。耕地资源贫乏,大量青壮年外出,海龙村人如何才能种出个“金娃娃”?

    为找准富民强村的突破口,村里先后召开100多场群众座谈会。鄢静及村“两委”总结了“两个积极性”:联产承包调动了村民个体积极性,解决了温饱;但要实现富民强村,就必须整合有限资源,调动村民组织起来办大事、创大业的积极性。

    “抓住重庆主城发展机遇,把农村土地流转过来集中经营,走工业强村之路,以此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鄢静说,这就是“工业化带动、城镇化驱动、市民化推动”的海龙村发展之路。

    土地不种庄稼改“种”企业。这一想法刚刚出炉,就遭到了村民们的强烈反对。村民们都不愿把赖以生存的土地拿出来冒险。

    没有说服村民,村“两委”一班人决定腾出自己的田地,给亟待落户的正博机械有限公司修建厂房,最后班子成员每人获得了6万元的租金回报。

    这种回报效应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刺激了每一位村民,全村上下流转土地的热情膨胀起来。海龙村迅速成立经济开发中心,坚持“自愿、共赢”的原则,采取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固定分红的方式,组建村建筑安装队,修建1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出租。海龙村经济由此步入快车道。2009年,村内入驻企业达153家,总产值达12亿元,吸纳劳动力1万多人。村集体固定资产达2800万元,集体收入达412万元。而村民收入来源由单一的农业生产拓宽为股金、薪金、租金等收入,人均年纯收入超万元,比8年前增长了4倍。

    从“种企业”到“种庄稼”

    千亩果园嫩绿吐蕊,女子管乐队62名意气风发的农村妇女正在卖力的排练着曲子,那提振人心的圆号、长笛合奏曲从海龙广场一路飞进了整齐划一的厂房仓库、飞进了村头错落有致的联排别墅,也飞进了每一个海龙人的心坎里……春意盎然的海龙村,处处迸发着“二次创业”的激情。

    经过多年的发展,村民腰包鼓了,名气有了,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各路人马”前来学习“取经”。但是,海龙村“两委”在荣誉和掌声面前冷静地看到了自身发展的“瓶颈”。

    “发展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捷径可走。”鄢静说,改变传统小农业,大力发展工业,是海龙村十年前的选择,事实证明海龙村认识到了其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自身优势,并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十年后,海龙人认识到发展并不能是看增长速度,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拓展发展空间,不仅要‘种’好企业,更要种好庄稼。”鄢静说,海龙村村里有山有水、风景宜人,正是上天赐给海龙的一块璞玉。一手“观光农业”的好牌就成形了。海龙村要打造一个集生产、观光、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胜地。

    记者行走在村里的观光农业区,樱桃、杨梅、柠檬、柑橘等四季果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盎然。在地里,村民正忙着栽种红枫树苗。“最多三年,这些不足一米高的红枫树苗就能长成遮阴的大树了。”赵大叔擦着额头上的汗,笑得很灿烂。

    鄢静告诉记者,海龙离不开工业,但同样离不开农业,这是海龙可持续发展的必须选择。

    从能人治村到精英团队治村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有力推进,海龙村出现了村级组织与各种经济组织共存,本村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互融的局面。党员人数原有47人,到2009年底已有党员207人,分布情况比以往复杂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依托行政村设置党组织的方式已无法有效整合村域内各种生产要素,难以适应党员发挥作用的要求。”鄢静说。

    海龙村打破原来党组织设置的格局,探索“一统三分”的模式,即:组建海龙村海龙中小企业党委,实行统一领导;按照分功能、分行业、分年龄的原则,在村党委下分别设改革发展、综合服务、青年创业和夕阳红4个党支部,设机械、木业2个党总支。

    对于党组织的延伸全覆盖,有的民营企业老板对此很抵触,认为企业只要照章纳税就行了,党建工作“务虚”不“务实”,只会影响生产。为了打消业主的顾虑,海龙村党委确定了“三围绕”、“三不与”方针。即在开展党组织活动中做到:围绕经营工作目标定计划,围绕经营工作节奏搞活动,围绕经营工作节奏树典型;不与经营工作争时间,不与企业实际相脱离,不与工作成绩争名利。

    实践证明,这样既扩大了党组织覆盖面,又使党的组织体系与生产力布局体系、生产关系变化状况相适应,为海龙村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在海龙村,已经不是一、两个能人治村,而是一个经过考验、得到群众认可的精英团队治村。

    村党委抓住重庆市实施万名大学生村官、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支农支教支医、万名机关干部驻村这项“三万计划”的有利时机,创新引才聚才机制。现在全村9250名外来务工人员中,有815名曾在城镇国有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过。

    一位放弃国有企业管理职位应聘到海龙的女党员告诉记者,她在原单位虽然收入高些,但总感到无事可做,在海龙村却感到事情做不完,学到了新知识、新本领,生活很充实,自我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6-08/18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