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生命工程”的荆楚脉动


    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身处中部正在进入发展快车道的湖北,在改革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人口占多数的农村,新型生产主体缺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留守人群、公共服务、农民教育问题相对突出,村级债务繁重,农民和基层解决问题的资源、能力有限,迫切需要上级组织关心、支持和帮助。

    强基固本,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抓住农民这个最大的群体。作为农业大省,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在湖北尤显重要。因此,对党中央关于群众工作的顶层设计,湖北在贯彻落实中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进取性和探索性。

    坚持选派小康工作队、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等,这些都是湖北近年来在加强农村群众工作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都因范围设限、深度广度不够,特别是缺乏机制支撑,长效难期。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认为:“如果我们远离农民,好几年见一面,脚不沾泥,就不可能对农民有感情。真感情一定要创造一种存在,创造接触的物理空间,这是任何学习参观活动都替代不了的。与农民的接触,创造一种存在,它就会生成社会意识,就会了解民情,了解省情,就会对农民有感情,对农村工作有感情。”

    一场新的、酝酿多时的、深入持久的“干部进村赶考”活动,在省委省政府的谋划中徐徐拉开大幕。

    2011年春节前,媒体发表省委主要领导题为《春节前与全省农村干部谈谈心》的文章,为这场活动开始预热。文章指出:“现在交通便捷了,到基层去的反而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沟通反而难了;干部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反而下降了。”文章要求干部“多往基层跑,特别要多往贫困地区跑,多往受灾严重的地方跑,多往矛盾突出的地方跑,多往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跑。”这篇文章饱含深情,在全省干部群众中产生强烈反响。

    春节前后,湖北省委又委托本报驻湖北记者站,集中20多天时间进行调研,十县百户1.5万字的调查报告,为“三万”活动打前站……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战略部署筹划完毕,湖北上下蓄势待发。

    2011年2月28日,湖北省召开省、市、县三级电视电话会,全面启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3月,身负各种期待,迎着春天和煦的阳光,湖北11万多名干部背起行囊,振奋精神,奔向希望的田野。

    中央的顶层设计在湖北细化实化,落实在干部进村入户的行动中。如果说湖北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是对党中央加强新时期群众工作要求的坚决落实;那么,同时将“三万”活动作为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不仅出于湖北省委、省政府对省情的准确把握,体现湖北对“三农”重中之重战略地位一贯的清醒认识,更是对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益尝试,因为它创建了一个有效载体,让以往看似“务虚”的群众工作不再“悬浮”于口号和文件,拥有了看得见、摸得着、能发力的“着陆点”。

    链接:在新形势下,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血与肉的关系,舟与水的关系,末与本的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儿女与父母的关系,仆与主的关系。保持这种关系、保持这种血肉联系,党就能生存发展;破坏这种关系,失掉这种联系,就会亡党亡国。

    只有下基层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领导带,全覆盖;干部足迹“印”到农户堂屋,“立即办、马上改、化怨气”,重在增感情,也要办实事——首轮“三万”锻炼队伍,密切干群

    2010年底,省委书记李鸿忠履新后第一次调研,地点选在大别山革命老区,主要内容锁定访贫问苦。时值隆冬大雪,李鸿忠走进红安县何家湾村刘海华家里,看到他和妻子都有残疾,房屋四壁透风,76岁的老母亲蜷曲在单薄的被窝里,心绪难平,感慨万千。在回程车上,李鸿忠思考了很多:全省还有多少这样的家庭?我们的干部知道吗?深入了解民情、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的工作势在必行。做好群众工作这个“生命工程”,履行好这个政治责任,关键是要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此时,“三万”活动的雏形渐渐清晰。之后,省委常委会集体研究,作出开展“三万”活动的决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新农村建设 处理 载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