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农业大市的精神文化建设工程


    “我们要把创业文化打造成宿迁的主流文化和城市品牌,使创业欲望融入每个宿迁人的生命基因,激发他们的创业冲动!”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说。

    精神的力量在于能够加快催生“内力”,而“内生动力”则是一个地方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条件。

    2006年12月28日,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同志,在宿迁市调研时指出,宿迁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三创”积极性,依靠这个活力之源形成了宿迁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创”精神来自江苏的“文化再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经济发展需要之间产生了冲突:江苏人纯朴稳健,但开拓不足;善创实业,但不善经商;发家较早,但小富即安。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江苏在2005年围绕“创业、创新、创优”展开了一场文化再造大讨论,从而使得“三创”精神深入人心。

    “三创”,就是创业、创新、创优。

    弘扬创业精神,就是要鼓励、引导和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形成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生动局面。

    弘扬创新精神,就是要鼓励、引导和支持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形成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生动景象。

    弘扬创优精神,就是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岗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形成各个劳动者创优争先、各个单位励精图治、各个地区竞相发展的生动格局。

    《国语·周语》中所谓“以创制天下”,“三创”的精神实质在于“创”字,即“思想再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要敢创造,敢变革,敢闯天下。

    宿迁精神与“三创”精神是一脉相通的。宿迁精神中的“敢试敢闯”,宿迁城市精神中的“创业求变迁”,以及市委在2011年提出的“我能我行我成功、创新创业创一流”,都是“三创”精神的体现。

    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宿迁人在创业中求变迁,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优中争一流,其创业文化的“精气神”,已经为广大城乡人民所弘扬广大,并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和力行。

    开动城乡经济加快发展的文化“发动机”

    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说,文化是现代经济的“发动机”,创业文化是开展创业富民的思想根基和力量源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源头活水。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的力量,总是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与凝聚力之中。创业文化,以文化人,化民成俗,创业欲望正在成为宿迁人的生命基因、价值取向、矢志追求。

    宿迁人的“创业细胞”曾经很不发达:2006年,站在建市10年新起点上的宿迁,面貌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依旧是“丑小鸭”。

    “思想观念的转变,精神力量的塑造,远比建几座工厂、修几条道路、上几个项目,来得重要。”对此有深刻认识的宿迁市的决策者们提出:“宿迁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得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重新审视本土文化,扬优弃劣,融合创新,通过播撒、张扬进取精神和致富激情,加快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业文化。”

    面向全市546万人的宿迁创业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空洞的说教,而是以感性、引人入胜的方式出现:广播天天有声音,电视天天有画面,报纸天天有文章,网络天天有内容,新闻媒体面向大众开设的“创业课堂”、“创业之路”、“创业经验大家谈”,使创业文化轻松入耳、入脑、入心。

    一年365天“想看就看”的宿迁创业文化网,被誉为宿迁人创业文化“免费午餐”。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和“创业前沿”、“创业明星”、“创业讲坛”、“创业政策”等栏目亲密接触,“昔日穷小子今成水果大亨”、“一位全职太太的美容创业经历”、“益智玩具让他开出5家连锁店”等典范故事,曾让很多人怦然心动。

    创业文化节是宿迁创业文化建设的“重头戏”,2006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六届,“连续剧”精彩纷呈。今年创业文化节的主题是“全民总动员创业在宿迁”。在为期三天的创业文化节上,“创业嘉年华——全民创业成果展销会”、“创业面对面——宿迁财富论坛”、“创业群英会——‘赢在宿迁’2011青年菁英创意创新大赛”、“创业技能秀——全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创业金点子——面向全国有奖征集创业项目”等活动,让创业激情在更多宿迁人的胸间回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政策引导 连续 定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