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开辟蜜桔致富新时代


  云南省广南县堂上农场,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早先隶属于云南农垦集团,国字号企业。近60年的社会变革,堂上农场历经市场经济大潮洗礼,改革为农场带来无限生机,更让这个大山里的小农场富庶一方,职工安居乐业。秦焕品,就是农场中最优秀的一位弄潮儿。

  来到秦焕品平日劳作的蜜桔种植区,我们看到了一片丰收的场景。秦焕品正在和工人一同打包装箱,忙得不亦乐乎。此时,山坡上仍有上百号人在采摘蜜桔。

  初入农场 偶遇转型

  从秦焕品的口中得知,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南人,初中一毕业他便进入农场工作,他与父辈一起为农场建设与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上进好学、为人厚道、做事扎实,先后担任过队长和农场党办主任,几十年的坚守与磨练,让他成为第二代农场人中的佼佼者。

  说起农场的成功转型,秦焕品认为要归功于父辈们的大胆探索。建场初期,农场主要以开荒种田为主,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玉米和水稻。靠种大田生活的日子,家家户户都是在困难中度过。为了改变现状,1976年场部引进了温州蜜桔,因为广南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别适合蜜桔的生长。从那时起,农场就小面积种植蜜桔。1983年,农场开始利用周围的山地扩种蜜桔。

  承包土地 大展拳脚

  2003年春天,是秦焕品人生最难忘的日子。堂上农场在全场推行家庭承包制,3500亩桔园承包给农场职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秦焕品与场部签下了20年承包协议,租下了40亩蜜桔地。

  起初,由于树龄老化,产量和效益一直上不来。2013年,他大胆提出改良品种,从重庆引进“日南一号”树苗。5年后的今天,他的蜜桔进入盛产期,一派丰收的场景。我们一路参观,一边吃着脆甜的蜜桔,一边听秦焕品讲述农场改革的故事。

  秦焕品从小就和蜜桔打交道,管理技术根本不在话下,对于选肥和用药更是专业。从去年开始他的果品在广南地区上市桔品中当属最好的,很多收购商纷纷争抢收购他们农场的蜜桔。据了解单株最高产量可高达300公斤,而像这种既高产又高品质的蜜桔树不在少数。他的桔园平均也在115公斤以上,亩产超过7500公斤。

  他指着前面这片桔园满怀感激地说:“我这片蜜桔全部施用西洋85度复合肥,今年收获的产量果然没让我失望。我这果子长得匀称,整片果园90%以上的蜜桔在6.5~8.5厘米,卖相最好。而且我还实现了提早上市抢占市场,和其他周边果园相比,每亩地多收入近3000元。很多收购商早早来了,看看我家果子的果型、闻闻味道,把我家的蜜桔全都包了。”

  一起来帮工的村民也都纷纷表示,秦焕品种出来的蜜桔不仅果实口感好、含糖量高,果型更是漂亮。

  贵州西洋西洋实业业务员王洪雨介绍,西洋85度复合肥是48%纯硫酸钾型复合肥,属速溶长效肥,可溶性好,肥效迅速,抗压强度高且水溶快;养分均衡,配方合理,每一个颗粒养分基本一致,有利于养分吸收,作物生长均匀。好果子配上好肥料,让秦焕品年赚百万从梦想走向现实。

  蜜桔丰收 村民致富

  蜜桔“日南一号”的种植给农场职工的家庭生活带来新变化,也带动了居住在堂上农场四周的乡镇农民种植蜜桔。为了帮助农民尽快掌握种植技术,秦焕品经常双休日不休息,到农民园里进行技术指导,他还要自己培育桔树苗送给农民。他的行为得到村民的认可和各级政府领导的赞扬。现今,在他的带动下,广南堂上农场的蜜桔种植规模扩大到4万多亩,成为当地的新兴产业。

  一个过去吃饭都困难的国有农场,因为种植蜜桔,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去县城外买房子的人有60%以上,而且家家户户养起了小汽车。

  秦焕品用自己的毅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在大山里找到了展示人生价值的坐标。他用自己火热的情感温暖着脚下这片深深挚爱的土地,用自己的梦想践行未来的目标,带动更多人致富。

  (文/图 徐密林)

  秦焕品

  秦焕品与王洪雨交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气候 水稻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