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编织农业保险“安全网”


  第四,引入适度竞争机制。李士强建议,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扩大保险保障范围,提高保险保障标准,减少审批环节,提升保险兑付效率。同时,相关部门要制定更多政策性、公益性农业保险产品,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招标,鼓励保险主体积极参与,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质量,切实将政策性农业保险打造成为政府满意、农民满意、社会满意的民生工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马荣荣建议,政府要加强引导,引入竞争机制,让保险行业不断自我完善、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鼓励和支持保险产品与机制创新。另一方面,要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当巨灾发生时,保险公司的赔付金额往往超出当年收缴的农业保险费10余倍,大大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负担,各级政府应及时启动巨灾保险风险应对机制。

  破解中国农业保险的短板需要时间。中国农科院2017年发布的《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研究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种植业保险保障水平将增长35.35%,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接近24%。在2030年前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将超过4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018年1月广西经济作物遭受雪灾

  链接

  美国和加拿大:政府主导参与模式

  该模式以国家专业保险机构为主导,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宏观管理和直接或间接经营,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这种模式以不断完善农作物保险法律法规为依托,建立农作物保险公司提供农作物直接保险,以及由中央政府统一组建的全国农业保险公司进行农业再保险。

  日本:政府支持下的社会互助模式

  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主要代表是日本。其特点是:政策性非常强,国家对主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等和饲养动物实行强制保险,其他实行自愿保险。直接经营农业保险的机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民间保险合作社,政府对其进行监督和指导,提供再保险、保费补贴和管理费补贴。

  西欧:政府资助的商业保险模式

  实施这种模式的主要是一些西欧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西班牙等。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全国没有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政府一般不经营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主要由私营保险公司、保险合作社经营,农民自愿投保。为了减轻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的负担,政府给予一定保费补贴。

  发展中国家:政府重点选择性扶植模式

  该模式主要以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代表。其特点如下:一是农业保险主要由政府专门农业保险机构或国家保险公司提供;二是保险险种少、保障程度低、保障范围小,主要承保农作物,而很少承保畜禽等饲养动物;三是参加农业保险都是强制性的,且这种强制一般与农业生产贷款相联系。

  □本报记者 李宝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数据 农业生产 经济作物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