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制度也在变化。有关研究表明,气温每升高1℃,水稻生育期缩短7~8天,冬小麦生育期缩短17天,直接影响单产水平。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已由长城沿线向北扩展了1~2个纬度(100~200公里)。华北地区冬小麦正由冬性向半冬性过渡。
此外,气候变暖还将加速肥料的挥发释放,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将被迫不断增加。
中国农科院曾有专家表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因气候变暖可能会下降5%~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以下降为主,2050年后受到的冲击会更大。
或许,这并不是专家危言耸听。
亟须提升品种抗逆性
对农业而言,抗灾减灾最终有赖于科技。在恶劣气候频发的背景下,除了加大农田基本水利建设和改良耕作栽培技术以外,提升农作物抗逆性成为急需。
同样在栖霞,当地果农张朋义的苹果园却基本没有出现死树。灾情结束后,很多专家和果农到他的果园取经。张朋义透露,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果园种植的鼠茅草有效地疏松了土壤,保障了根系生长;二是果树幼苗比较健壮。而这两点都提升了他的果树抗逆性,从而减轻了灾害的威胁。
灾害性天气往往成为检验品种优劣的试金石,良好的品种能够显著减轻灾情。据报道,2012年8月底,一场历史罕见的台风席卷哈尔滨,玉米大面积倒伏。而与此同时,部分地块种植的“丰禾6”“利民33”“良玉99”“SN696”等品种(系)仍然屹立生长,表现出了极强的抗倒伏能力。据分析,这些未倒伏的玉米品种具备多种优势:植株矮、穗位低、生长发育健壮、活秆成熟、抗逆性强。
有专家认为,随着灾害性天气渐成常态,品种研发和培育必须将提高作物抗热、抗旱、抗病虫害等指标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随着气候变化,一些地区原有的一些农作物品种因不能适应气候变暖和其他不利环境,出现减产与受灾等问题,但若引入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则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专家建议,新品种研制要重点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包括耐高温、耐干旱、抗病虫害、抗紫外线、耐盐碱,开展相应的抗逆性栽培技术研究。
以南方地区为例,近些年,南方持续干旱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之一。未来气候变化预测表明,南方许多地区还将会相继出现持续干旱。水稻作为南方的第一大粮食作物,面临干旱的长期威胁,培育推广节水抗旱、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势在必行。同时,还需要加快对适应南方的抗旱节水高产玉米品种选育,将其发展成为南方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以保障南方的粮食和饲料安全。
节水肥料大有用武之地
就农业整体而言,较之于洪涝、台风等灾害,干旱的影响最大。有人曾如此形容:旱灾一大片,涝灾一条线。农业部也曾发文指出,近10年来,全国平均每年旱灾发生面积4亿亩左右,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两倍以上,平均每年成灾面积2亿多亩,因旱损失粮食600亿斤以上。因此,必须把发展节水农业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探索一条合理用水、高效节水的水资源利用途径。
腐植酸肥料就是抗旱农业的选择之一。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在紧急通知中说,凡是农业部登记的水溶性腐植酸产品,针对农作物均具有有效控制植物气孔开闭度,降低叶片蒸腾量,减少耗水量,改善植株体内水分状况的作用。可以根据农作物耕作条件和生长期情况,进行适时、适量使用,增强作物抗逆性。
与此同时,各种具有保水功能的肥料也正在兴起。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马友华曾说,水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保水材料是继化肥、农药、地膜之后第四种最有希望被农民接受的新型农用化学品。而将保水材料添加到化肥当中,无疑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在政策层推动下,在更大面积推广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则有望在农业抗旱中担负起主力军。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3-09-09/33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