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企业种地可以实现零散的土地集约化,方便农业机械化的快速推进。图为内蒙古某地马铃薯喷药

北京格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现代农业。图为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硕士袁世峰在甜瓜地里展示自己的成果

□本报记者马彦平

中国未来土地的经营者将是企业家。记者根据各方面传递的信号,有了这样的判断。

2013年,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将目光聚焦到“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上,以此来着力解决“未来中国的地由谁来种”的大事,可谓未雨绸缪。今年以来,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会议、论坛扎堆召开,各地的合作社如雨后春笋,竞相顺势而出。同时,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职业农民都被视为破解今后无人种地的重要举措。

8月9日,记者参加了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创意,改变农业未来”主题沙龙活动,与会人士针对如何将创意农业与传统农业协调合理发展、解决中国农民增收等农村发展中的难点,涉农企业如何参与等话题开展了讨论。其中,“企业种地改变三农”的观点让记者眼前一亮。

与会人士表示,企业种地可以更好地调整各类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从而增进效益,将农业从小型家庭经营模式推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当今农村只有企业种地才能变革家庭式经营,彻底改革现有土地经营制度,实现由家庭小型经营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而农资企业中的很大一部分,将会成为未来“种地企业”的主力军,农资企业或迎来新的机遇和转折。

政策迎来发展黄金期

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兴促百业兴。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国家对三农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从2003年到今天,中央分别出台了《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和《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明确了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确保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农村建设等目标的实现。

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鄢和平表示,当前“米袋子”更满了,“菜篮子”更丰富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这些都是当今三农政策坚持发展的方向。“从8亿农民种田到10亿城市居民吃粮”,“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等举措,势必带来农业繁荣的景象。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农业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研究将来“谁来种地”问题时,无疑在传达这样一种信号:时至今日,土地集约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今天我们没有必要再去讨论土地集约化的应该与不应该,而应着力研究土地集约化后,中国的农业技术如何进步,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如何提高,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如何提高,土地集约化后农业产业结构如何调整等问题了。”鄢和平说。

记者发现,连续九个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彰显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目光聚焦到了“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上,文件要求,要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系列新“四化”与“新三农”政策,将给当下农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迎来农业繁荣的黄金时期。

企业种地将改变三农

北京洛可可国际创意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宝之表示,农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是走现代农业之路,企业种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路径。张宝之认为,“一户一小块”的责任田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的生产状况,走出困境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土地改革政策,进行农村土地整合,即通过“化整归零”,让土地“有偿转让”或“流转”到企业。只有让企业来种地,种地才有高效益;只有企业来种地,才能彻底地颠覆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只有企业来种地,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科技化、生态化、创意化、品牌化和城镇化方能成为现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新农村建设 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