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资行业机会更多

零零社区网友  2013-08-16  互联网

企业种地可以实现零散的土地集约化,方便农业机械化的快速推进。图为内蒙古某地马铃薯喷药

北京格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现代农业。图为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硕士袁世峰在甜瓜地里展示自己的成果

□本报记者马彦平

中国未来土地的经营者将是企业家。记者根据各方面传递的信号,有了这样的判断。

2013年,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将目光聚焦到“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上,以此来着力解决“未来中国的地由谁来种”的大事,可谓未雨绸缪。今年以来,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会议、论坛扎堆召开,各地的合作社如雨后春笋,竞相顺势而出。同时,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职业农民都被视为破解今后无人种地的重要举措。

8月9日,记者参加了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创意,改变农业未来”主题沙龙活动,与会人士针对如何将创意农业与传统农业协调合理发展、解决中国农民增收等农村发展中的难点,涉农企业如何参与等话题开展了讨论。其中,“企业种地改变三农”的观点让记者眼前一亮。

与会人士表示,企业种地可以更好地调整各类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从而增进效益,将农业从小型家庭经营模式推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当今农村只有企业种地才能变革家庭式经营,彻底改革现有土地经营制度,实现由家庭小型经营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而农资企业中的很大一部分,将会成为未来“种地企业”的主力军,农资企业或迎来新的机遇和转折。

政策迎来发展黄金期

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兴促百业兴。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国家对三农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从2003年到今天,中央分别出台了《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和《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明确了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确保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农村建设等目标的实现。

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鄢和平表示,当前“米袋子”更满了,“菜篮子”更丰富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这些都是当今三农政策坚持发展的方向。“从8亿农民种田到10亿城市居民吃粮”,“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等举措,势必带来农业繁荣的景象。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农业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研究将来“谁来种地”问题时,无疑在传达这样一种信号:时至今日,土地集约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今天我们没有必要再去讨论土地集约化的应该与不应该,而应着力研究土地集约化后,中国的农业技术如何进步,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如何提高,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如何提高,土地集约化后农业产业结构如何调整等问题了。”鄢和平说。

记者发现,连续九个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彰显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目光聚焦到了“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上,文件要求,要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系列新“四化”与“新三农”政策,将给当下农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迎来农业繁荣的黄金时期。

企业种地将改变三农

北京洛可可国际创意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宝之表示,农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是走现代农业之路,企业种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路径。张宝之认为,“一户一小块”的责任田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的生产状况,走出困境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土地改革政策,进行农村土地整合,即通过“化整归零”,让土地“有偿转让”或“流转”到企业。只有让企业来种地,种地才有高效益;只有企业来种地,才能彻底地颠覆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只有企业来种地,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科技化、生态化、创意化、品牌化和城镇化方能成为现实。

对于众多人关注的,农民将土地流转后,怎么维持生计,或者说让农民“坐地生金”的难题如何解决呢?张宝之的观点是:企业来种地可以根本破解这一难题。

企业种地,一方面在保证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土地农业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实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让土地成为类似商品的东西,将农村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让企业对其土地进行经营,就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和机械化专业水平,从而增加了土地的使用价值。

另一方面,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可以将土地作价、折股作为资本从事股份经营,把土地“存入”企业合作经营,并获取资产性收入;也可以将土地转包、出租、转让给企业“坐地收租”。凡是将土地“存入”企业进行经营的农民,都可以领取租金或分得红利,再加上返聘的一部分工资收入,农民的收入较以前会成倍增加。企业种地将最终“转”活了土地,“转”富了农民。

鄢和平表示,企业种地可以更好地实行“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农业标准化作业。通过在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推行农业标准化。同时,企业来种地,可以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推动农业农村结构优化调整,而且可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持续生产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农民”将成为一种职业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土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的加快,未来农村的土地,应该是企业的战场,而不像现在是一个一个老年人、妇女忙碌的“田间”。应该按照“企业”的构架,将播种、打药、锄草、去萝卜缨、收玉米、收土豆等进行工种细分,分化出植保员、经纪人、农机员、防疫员、信息员等职业。让农民像律师、会计一样持证上岗,没有专业的资格证不能种地。

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徐克伟表示,未来“农民”这个称呼,不仅仅意味着他的职业是种田,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等级、一种身份、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社会组织方式、一种文化乃至一种心理状态。职业农民的兴起,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打破了这个延续千年的“隐形枷锁”,成为新农村建设依靠的骨干力量。让农民成为一种职业,将是“支部+协会”、“合作社”、“公司+基地”、“企业种地”模式的必然前提。

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曾经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需要培养一代新型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定要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改变农民属性,就必须抓好新型农民培养工程,大力发展农民培训和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人才,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队伍。

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发展管理中心主任梁文静对“职业农业”是这么理解的:不久的将来,农民将成为一个神圣的职业,与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民不同的是,未来农民的职业化分工更明确,农民就像现在的职工一样,融入到产业链的全过程中。鄢和平告诉记者,“农民将成为一种职业”是他的《一张难得的农民证》中提出来的主要观点。未来获得代表农民身份的“农民证”将成为一件奢侈的事,农民将成为值得骄傲的职业。

农资企业或迎来机遇

纵观目前中国农资行业现状,无论生产商、渠道商还是零售商,基本都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要想振兴行业、实现自我救赎,唯一的出路只有行业重新洗牌,将有限的资源重新整合,才能凤凰涅槃。专家们认为,农资企业本身具有农业情结,对农业有感情,有技术,再加上在合理施肥、科学种植方面的优势,未来农资企业或可涉入大农业领域,从事农业规模化种植。

北京五彩农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白雪松认为,随着中央一系列的三农政策出台,农业产业结构势必发生一次巨大的衍变,无疑将使中国农业史无前例地面对迅速放大的机遇。财富的聚与散,往往随着大势的驱动而动。有先见之明的农资企业势必迎合这一趋势,抓住机遇,从农民手中拿过土地,从事农业种植。在未来种地的企业中,农资企业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众所周知,从2009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种粮农民直接补贴190亿元、农资综合补贴756亿元、补种补贴198. 5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30亿元。时至去年,各种补贴累计达1. 2万亿之多,而且是逐年递增。这些补贴资金,分散发给一家一户的农民,可以说杯水车薪。假若国家连续三年将1. 2万亿的补贴资金改变投资方向,直接补给农业企业,那么当下三农或许是另一个面貌。企业种地指日可待,农资企业的前景光明。

关于企业种地的收益,鄢和平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湖北省一位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彻底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他一家4口人,4. 5亩地,把土地流转给“种地公司”后,每年土地流转费3150元,而过去分散经营的种植效益每亩净收益只有350元左右。不用种田,收益却翻了一番。“对农民来说,他们是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的关键,就看企业有没有眼光去接。”鄢和平说。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3-08-16/33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