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去年狂涨今年猛跌 后市需求能否回升


 

    “今年春耕又是白忙活了一场,3月中以后手里还有货的全赔了。”回顾一季度国内尿素市场,一位来自辽宁的农资批发商作出了这样的“工作总结”。这位经销商道出了国内大多数同行的心声。在2012年春季一路上扬行情的鼓励下,经销商在今年初也对市场寄予厚望,但今年春季异常的天气情况导致了尿素行情一路下滑。尿素又一次伤了经销商们的心。
    虽然有天气这个显像因素,但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尿素市场一年一个走势、毫无规律可循的现状,还是让他们感到担忧。中国尿素产业集中度虽然不高,但已经体现出大企业主导行业的特征:煤肥一体化的企业、央企、上市公司已经占据了尿素的大部分产能,这些企业都具有极强的融资能力,实力已非2009年可比,资金链很难断裂。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尿素行业的这种企业格局无疑将加大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尿素或许从此踏上了漫漫熊途,短期之内很难见到底部。
    快速跳水  稳步回升
    观望等待  错失良机
    即使去年年中就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国内的尿素行业不会太好过,但是当去年年底财政部网站公布《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确定今年尿素出口政策将适度放缓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今年国内尿素行情至少在第四季度之前是不会出问题了。但是事实却是国内尿素在3月中旬已经显露颓势,并从此一路降价,到目前为止尚未显露反弹迹象。
有太多的出人意料,不仅经销商难以把握市场,就连厂家也多有被动。
    早在去年10月31日中国尿素淡季出口窗口期结束之时,山东主流尿素成交价从2000元(吨价,下同)快速跌穿1850元,短短10天跌幅达到150元之多。之后经历缓慢回升,于12月上旬末重回2000元。并且在冬储期间,尿素行情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在12月底至1月底再现低点,而是一路缓慢上涨。春节之后,尿素价格更是以2150元为基线,小幅震荡。
    去年11月,在国内农业备肥期,经销商观望情绪浓重;复合肥工厂大多处于停产状态;胶板厂行业开工率下滑,需求疲软等不利因素突出的情况下,国内尿素依然可以快速走出低谷,主要受到以下3点有利因素支撑。
    第一,2013年化肥出口政策适度放宽。根据新政策,尿素的出口窗口期仍然为4个月,但是淡季出口关税从原来的7%下调至2%,基准价从2100元上调至2260元。政策调整后使得厂商出口成本大幅下降,对于今年的出口市场形成巨大利好,增强了市场信心。
    第二,虽然去年海关方面给出消息,港口保税仓库到运时间截止至11月15日,但事实上直到12月份中旬,国内部分厂家仍然在向保税仓库发货。这也直接导致了去年在窗口期结束之后,11~12月份国内尿素出口量同比增加168%,达到310.6万吨。2012年全年中国尿素出口总量达到695万吨,较2011年几乎翻倍,与2010年创纪录的703万吨相差不足10万吨。将更多的尿素转向国际市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国内尿素的供应过剩问题,使得大部分厂家在整个冬储阶段始终保持没有库存或低库存状态。
    第三,每年出口期结束之后是部分企业的检修季,另外受季节影响,西南气头企业因为天然气供应紧张而被迫减产、停产,导致国内尿素供应下降。
    总之,在大多数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国内尿素价格已经成功完成那个冬天的触底反弹。而后在人们还在观望等待时,价格一路上扬。
    产能释放  需求疲软
    一增一减  内外承压

    “旺季不旺”似乎已经成了这几年化肥市场的新规律。2013年的这个春天,国内尿素市场也没有意外。
    从春节以后各地的备肥情况来看,国内各区域市场备货量基本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时随着国内尿素供应能力的增强,今春国内尿素市场供应将从紧平衡转为基本平衡,奠定了今年春耕尿素市场将以平稳为主的基调。
    可惜天公不作美。春耕期间,华北、华东、东北局部地区土壤发生墒情偏高、气温回升慢等问题,导致用肥时间被推迟。同时,西南、西北局部地区遭遇到的旱情,导致化肥需求大幅减少。此外,由于复合肥厂和胶板厂的开工率保持低位,导致工业尿素需求不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尿素 化肥 墒情 数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