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春季不旺 夏市难期


□本报记者吕海波

“今春市场无旺季,时走时停价格低!”这是国内大多数经销商对今春磷铵市场最直接的感受。回顾起来,今年前三个月国内磷铵市场对厂家和经销商而言可谓期待不断,但是失望也不断。概言之,磷铵一路走来不温不火、跌跌撞撞。展望夏季市场,由于国内过剩的延续和国际市场行情的不乐观,磷铵起势走高的难度较大。

期待连连利好有限

2012年下半年两大利空已经为今春市场布下了阴霾:一是下半年国内外二铵行情持续不景气;二是四季度以来国内厂家和经销商对二铵出口预期悲观。这两大因素直接导致去年11月份以来国内冬储市场备货消极。

但是去年12月中旬和今年2月中旬的两大利好消息又先后给国内磷铵市场形成提振,这使得一季度磷铵价格曲线两度出现明显上扬。

利好之一是去年12月中旬化肥出口新政的发布。据该政策,2013年磷铵出口现三大松动:税率上,二铵、一铵淡季出口关税由7%下调至5%;时间上,淡季出口窗口期延长1个月(5月16日~10月15日);价格上,64%二铵淡季出口基准价上调100元至3500元(吨价,下同),57%二铵出口基准价上调300元至3200元。

该政策发布之初,业内普遍认为将对冬储磷铵价格形成有力拉动。从本报对一线市场监测来看,该消息的确对磷铵向暖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效果远小于预期。

据本报数据,12月上旬,二铵厂家为刺激经销商冬储备货,64%二铵东北到站价曾一度跌近3000元,东北大型经销商铺货出库价也低至3150元。关税新政发布半个月后,1月中旬二铵东北主流到站应声涨至3150~3200元,批发也提至3200元左右。相比二铵,一铵的反应更为灵敏。1月份前后,国内一铵市场在4个月的低沉残喘之后,首度出现涨价,1月份前后,湖北、四川、安徽厂家订单有增,55%粉出厂报价迅速提至2350~2370元。而这次涨价,也成为一铵在春季市场的唯一一次抬头。

关税新政的利好提振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月,之后国内二铵步入平淡,一铵刚有暖意又步入寒冬。据本报监测:1月中旬至2月中旬,东北二铵主流出库批发维持在3250元左右,而且走货以按兵不动为主;华北、西北市场批发走货也陷入观望。此间,一铵则冷意渐浓,55%粉主流出厂报跌至2300元仍订单寥寥。

给今春二铵市场带来二次利好的是2月中旬的铁运调价。2月17号,国家发改委发文宣布铁运价上调,其中化肥国内铁运价每千公里上涨15元/吨,这对普遍需要长距离铁路运输的磷铵二铵而言,无疑一针强心剂。因为2月份仍处于备春耕厂家发货旺季,铁运调价直接导致到站成本提高,经销商期涨愿望强烈,厂家也有推涨意愿。本报记者采访显示:铁运涨价直接导致2月下旬到3月上旬的二铵价格探涨。3月上旬,东北二铵主流批发价一度涨至3300~3350元,厂家到站报价也有30~50元上涨。但此轮涨价仅持续了十余天,之后在东北持续低温、春涝,华北备货量大等局部因素影响下,二铵再度陷入时走时停的沉静状态,至今东北和华北市场仍未现出货旺市。

不同于二铵,铁运调价并没有对一铵产生利好,一铵反而进入了下行通道:55%粉主流出厂价从2300元一路下探至2200元,至今仍未见底。究其原因,有企业向记者透露:铁运涨价让原本要签单备料的复肥企业陷入观望。“复肥厂一铵备料较足,运价抬高后,原本打算抄底采购的企业开始考虑从周边贸易商手上拿货,厂家接单情况很差。”四川厂家表示。

从去年12月份的关税新政发布到2月中旬的铁运调价,今春国内磷铵市场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两个利好均未把磷铵拉出低价泥潭,国内行情也始终未出现春季旺销的局面。

面对过剩厂商抱团

一季度国内磷铵市场屡次突围都陷入沉静,究其根本还在于供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厂商抱团应战,但整体盈利情况仍不乐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磷肥 数据 化肥 氮肥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