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合作社为经销商解困?


□记者刘绪磊

因化肥、农药、种子、农产品等,农资经销商与农民合作社密切联系在一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边是农资经销商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一边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两种鲜明的发展状态最终会怎样?前者向后者转型?记者对此采访了广西新胜利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雄。

吴志雄认为,当前部分农资经销商已经陷入了困境。

第一是缺资金。随着流通体制改革,农资经销商大多属于民营经济,内部财务控制不规范,银行无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加上商业银行受到严格的监管,对于不符合银行财务管理要求的农资经销商,银行不会给予贷款支持。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对农资行业虽有一定的支持,但财政补贴力度很小。再者,国家关于农业的补贴,多以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对象,实际上是国家鼓励大力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社。

第二是风险高。由于化肥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化肥产品受到季节、政策和生产成本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尤为明显。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厂家调价的冲动强烈,而价格的大起大落让农资经销商承担着“稍有不慎满盘皆输”的巨大风险。目前值得庆幸的是,游资还没有大规模进入化肥领域。但是,中国多数化肥产品供大于求,导致淡储旺销机制逆转,化肥出厂价与批发价之间利润空间太小,批发环节的利润微薄,更加剧了经销商风险。

第三是处境难。自1999年开始,农资经销准入门槛全面放开,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农资经营利润比较好,吸引了众多经营者进入。“哪里的利润高,投资就往哪里去,直到该行业的利润降至社会平均利润水平,这就是经济规律。”吴志雄认为,当前县级农资经销商陷入两难境地:一是资金和资源不如省市农资公司充足;二是费用和销售不如村镇农资零售店灵活。在过剩市场中,县级农资经销商的处境越来越难。

第四是缺人才。缺乏人力补充是农资行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80后”成为劳动力的主要补充来源。但问题是,农村考出去的学生有几个愿意回到农村的?城市青年人更不会进入涉农行业,赚钱也未必会考虑。而县级农资经销商自身缺乏培训能力,导致经营能力难以提升。

对于近两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吴志雄告诉记者,理论界通常认为农民组成合作社的理由有两个:第一个原因,由于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特点即生产的生物性、地域的分散性以及规模的不均匀性等,农民为了克服单独生产存在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高、独自经营面临自然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为获得相关市场信息而支付高额交易费用等问题,选择了由单独生产转向联合生产的模式,形成一种产出上的规模效应。第二个原因,为了在农产品市场交易中形成一种抗衡力量,改变单个农户在市场谈判中的弱势地位,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克服“小生产、大市场”的弊端。

在吴志雄看来,今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首先是发展层次和规范程度将明显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合作社数量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目前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数量基础已经具备。各级政府在鼓励合作社数量继续增加的同时,纷纷把更多精力放到提高合作社的发展层次和规范程度上。可以预见,合作社的发展即将进入“量”、“质”并重的新阶段。

其次,合作社之间越来越多实行联合与合并。近年来,浙江、上海、湖北、黑龙江、山西、广东、海南等地方均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之间的联合组织。从形式和功能上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若干同业合作社组建的联合社,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为成员提供各类服务。另一种是同一区域内的各类合作社组建而成的联合会,不直接从事营利性活动,主要为成员提供交流、教育培训和行业自律等服务平台。通过同业、同区域合作社的联合与重组,可以进一步整合资金、人才、设施、品牌和市场资源,有效改进合作社服务能力低、组织成本高和效率低等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土地 农业生产 气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