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行业景气略增 企业信心反降


编者按 岁末年初,正是各行各业盘点一年经营业绩的时期。《农资导报》的十余名记者,在最近一个月内,就2011年农资行业中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全面情况进行了综合问着卷调查。记者们采访了全国103家化肥生产企业和109家化肥流通企业的负责人。这109家农资流通企业涵盖了省市级、县级、乡镇级及村级的经销商。103家化肥生产企业中主要是磷肥和氮肥企业,规模包括了大中小型企业。本报记者对200多份调查问卷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有重点地进行跟踪采访,将分四个专题综合报道,其中两个是经销商的,两个是生产企业的。上周五本报已发第一个关于经销商的专题,题目为流通企业经营现状:库存偏少利润可观监管缺失。本专题为第二次报道。敬请读者关注,也欢迎读者就此与我们互动连接。

本报去年临近年终时曾对52家生产企业进行过调查(详见2010年11月19日的报道),今年的调查范围扩大了一倍,数据的代表性和结论的科学性得到大大提高。

从地域分布看,本次调查共收到来自山东、河南、安徽、河北、贵州共20个省市的有效问卷;从产能规模看,本次调查按照产能大小分档,覆盖范围合理,其中年产50万吨以上的企业占37%,10万吨到50万吨之间的比重为47%,其余均为10万吨以下;从产品分布看,基础肥料和复合肥料、传统肥料和新型肥料生产企业均参与了本次调查。

与去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较,本次调查结论有两大明显变化,可以用“一升一降”来囊括:一是与去年相比,行业效益有所提高,景气度略有提升;二是较之去年年末,明年宏观经济和产业内部都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企业畏难心理抬头,行业发展信心显得不足。

调查发现,今年将近一半的生产企业表示,经营效益好于去年,如果加上经济效益与去年持平的企业数量,总比例达到了86%。这个数字与此前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是相吻合的。

调查发现,在对明年春耕市场走势的预判上,表示悲观者有23家,表示不确定者有56家,占总调查企业数量的77%。与这个数据相印证的是,认为明年尿素、二铵和复合肥价格能够继续上涨的比例均不超过10%,看空者居多数,这与去年的同期调查表现迥异。去年的调查显示,所有的受访对象都对后市肥价看涨,没有一个受访对象认为短期内化肥价格有下跌的可能。

与去年相比,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在增多。去年,较多受访生产企业认为,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两大内外因素,但今年生产企业面临的瓶颈更多,按照排序分别是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假冒伪劣等。值得指出的是,在这其中,假冒伪劣已经上升为干扰生产企业经营的第三大困难因素,这在以前的调查中表现得并不特别明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数据 氮肥 缺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