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兆勇)秋播秋苗期是小麦多种病虫草害的初发期,为翌年病虫草害发生为害提供病虫源基数,其发生量与翌年发生程度密切相关。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获悉,2011年北京市小麦病虫草害将中等程度发生。北京植物保护站提出,应大力开展综合防治,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
一是选用抗耐病优质小麦良种。当前种植的小麦品种对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等多种病害抗性较弱,近两年更换的新品种“农大211”、“京冬12”、“京冬17”、“农大212z”、“中麦175”和“中优206”等高抗条锈病,感白粉病。推广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针对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选用综合抗性较好的品种。
二是全面实施种子药剂处理。药剂处理种子是防治地下害虫,预防小麦种传、土传病害以及秋苗期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措施。北京植保站要求各区县生产部门认真落实秋播小麦药剂拌种工作,做到统一培训、统一供药、统一拌种,杜绝白籽下地。今年全市小麦种子全部采用杀虫、杀菌剂混合拌种。拌种后堆闷4~6小时再播种,以提高防治效果。杀菌剂可选用多菌灵、粉锈宁、特谱唑等,如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50公斤种子拌种;杀虫剂可选用辛硫磷等,用40%辛硫磷乳油125克/50公斤拌种。
三是适时开展化学除草。近年来,麦田禾本科杂草雀麦发生较重,对于杂草密度大的麦田,应开展秋季防治,在雀麦2~3叶期,每亩可选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用3~4克,兑水30~40公斤喷雾(注:要采用二次溶解方法)。其他杂草可根据草种确定除草剂品种。
四是开展苗期病虫害防治。做好苗期病虫害监测,尤其是针对近几年呈上升趋势的病虫害,如小麦吸浆虫、地下害虫、白粉病等加强秋苗期间的田间调查,准确预报,及时指导小麦秋苗期病虫害防治。对蚜虫、地下害虫、白粉病等为害较重、基数较高的地块,及时开展化学防治。
五是加强种子检疫检验。北京植保站要求各区县植保部门重点加强种子的疫情检疫和质量检验,严禁从疫区调种。生产部门做好种子精选和晾晒,清除种子中的杂草籽、虫瘿籽和病籽,增加其抗病能力,降低种传病害和麦田杂草的发生程度。
同时,北京植保站提醒,药剂拌种,特别是杀虫剂拌种,要注意人、畜安全。拌种要有专人负责,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实施。拌过药剂的麦种要单独存放,防止人畜误食。同时,要严格按推荐药剂剂量拌种,防止作物药害发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1-09-13/32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