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从超级细菌看农药抗性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肖悦岩

今年8月11日,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具有超级抗药性的细菌已经在南亚地区和英国引发多起相关病例。这些具有超级抗药性的细菌被称为“超级细菌”,因为他们携带NDM-1超强耐药性基因,不仅对目前最强效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耐药性,而且至少有1/10的菌株具有广泛耐药性,也就是能使所有已知的抗生素都对其无效。另外还发现,这种耐药基因通过质粒很容易从一种细菌传到另一种细菌,而目前全球针对这种细菌的抗生素新药研发没有显著进展。这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美国《时代》周刊网站8月16日刊载了题为《抗生素的末日?》的文章。

“超级细菌”确切地说应该是“超级耐药性细菌”或“超级耐受抗生素类药剂细菌”。它的出现,一方面是存在特定的基因,另一方面是人类长期、大量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对病菌选择的结果。抗生素原本是人类对付细菌的重要武器,但单纯依赖这一种武器(使用时间长或频率高、覆盖面广、浓度高、扩大使用范围),长此下去,病菌群体就会形成耐药或抗药群体。应用抗生素防治疾病没有错,问题出在没有适度、合理地使用。“超级细菌”的出现再次警示人类,如果不能合理用药,抑制抗生素滥用,将可能迎来由耐药细菌引发的“超级”灾难。这种警示在植物保护范畴同样有现实意义。

农业病虫害由于种类繁多,植物病害又多由真菌引起,真菌的增殖速率远不及细菌,且少有像人类医院那样的发病集中、交互感染风险很大的农业环境,所以出现“超级细菌”或“超级病菌”的危险可能性比较小,但同样面临病虫草耐药性不断上升的重大挑战。对单一品种或某一类型农药的耐药性甚至早已达到不能继续使用的地步,如上世纪80年代菊酯类药剂迅速丧失对棉铃虫的杀灭活性,上世纪末检测到稻瘟净、异稻瘟净失去防治稻瘟病的效力,多菌灵丧失防治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果蔬灰霉病菌的效力,浙江、江苏等地小麦赤霉病菌的抗药水平甚至高达1000倍以上。本世纪初我国江苏地区灰飞虱对吡虫啉、噻嗪酮产生高抗性,对毒死蜱、三唑磷、乙酰甲胺磷、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产生中等程度抗性等等。因此在这些地区不得不停用吡虫啉,限用毒死蜱。

人类在出现“超级细菌”后的一些反思和对策同样值得农业工作者借鉴。如专家希望“在不需要抗生素的时候,不要使用抗生素”。这一方面是指不要错误地用药,如不能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性感冒;另一方面,在用一般药剂就能控制的情况下,不一定要用最好、最新的药剂。这两种情况在农业中都经常出现。当前阿维菌素、阿奇霉素等尽管根据其复杂成分推测不容易产生抗性,但也不能到处都用;不合理的复配或混用也可能增加产生耐药性的机会。新药剂一出来,大家都抢着使用,很快就因产生了抗药性而被弃用。这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另一点启示是,“超级细菌”在美国的新感染率在下降。而这种成功不是因为使用更特别的药物或新的医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简单的控制感染的基本措施,包括:在医疗人员中提倡洗手,遵守消毒、检疫、隔离等规定以及迅速确诊新感染者并防止再传染的做法。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确实存在许多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或利用种质资源的防治办法。它们的防治作用不大容易察觉,也难引起重视,但认真做,长期坚持,就会逐步显示出巨大的功效。

当然,我们也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抗生菌、新的化学结构和利用不同的作用机制,如同人类医学正在努力寻找特殊抗菌素、中药以及离子消毒法来对抗“超级细菌”那样,不断开发新的防治方法或技术并综合利用多种防治技术才能持久地控制病虫害灾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细菌 抗性 抗药性 小麦赤霉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