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本报记者 黄存

12月18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农资发展论坛,汇聚了宏观经济学家、国家级政策研究人员、农业技术推广权威部门、农药生产使用权威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汇集了化肥农药生产、流通的领军企业代表,汇集了农业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甚至吸引来其他国家关注中国农业合作化发展的人士。各个领域的代表为着一个共同的话题而来———在土地集约化背景下将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后农资”时代。

农业要发展,土地要集约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的到来,成为论坛的一个亮点。茅于轼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描述了中国土地的稀缺程度,他说,中国的人口密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达到140人/平方公里。同时国内大部分土地不宜人类活动,如高原,沙漠,戈壁,崇山峻岭。平原仅占国土面积的12%,这个比例甚至仅为同样是山地国家日本的一半。他认为缓解土地紧张的办法就是合理用好每一块土地,不能让本来就紧张的土地撂荒和错误使用。他分析,由于不能自由流转,土地使用得极不合理;土地零碎,妨碍了集约化使用。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指出: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兼职化是目前农村出现的新问题,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出路在于推进科技进步,重中之重在于尽快将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张延秋说,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逐步转变,传统分散式的小农经济将逐步被淘汰,土地的流转及因之而兴起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将是发展的趋势。农药产业要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健全法制建设,优化产品结构,以市场监管、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风险评估技术为抓手,走协调、稳定发展的道路。(见B2~B5版)

化肥产业如何应对大考

土地集约化不仅带来了土地使用效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更大的变化是带来了农业经营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化肥作为粮食丰产稳产的重要支撑,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土地集约化的变革中。针对化肥产业的未来发展,本次论坛探讨了中国土地集约化及其对农资经营的影响、土地集约过程中化肥企业的机遇与挑战、化肥企业如何应对土地集约化三个议题。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院长张福锁通过对美国、欧洲和日本农业的分析,认为中国必须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农业合作社,通过多种方式组织起来。不能靠外来资本,把土地往一块集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刘守英则认为,不要简单地把未来整个农村的经营等同于规模经营,在中国地权高度分散,超小规模农户很多的情况下,未来的可能是超小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模式。希望企业认真研究农业的需要,生产更合适的产品。要利用农业部2500个县测土配方施肥的结果,企业应从这里找机会,生产出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同时,未来农资企业与小农户之间应当尝试寻找到一条减少中间环节的路,这对应对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变革是可行的。

总体看企业在应对已经发生的农业变化上是积极主动的,企业应该主动地参与研究,农村未来会有新的经济链条与经营业态出现,企业要关注大的农业政策,关注农村底层经营模式的变化。(见B6~B7版)

农药产业的机遇在哪里

与化肥产业一样,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农药也面临着土地集约化后农业经营和生产方式改变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同样要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土地集约化的变革中。针对农药产业未来的发展,本次论坛探讨了土地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农药经营和使用模式、农药生产企业的生存模式会产生的变化、土地集约化对科学使用农药的促进、外企如何看中国的土地集约化、大型经营企业在土地集约化下经营渠道的变化以及土地集约化下如何进行农化技术推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化肥 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技术推广
下一篇 :再现生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