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吴俊生
编者按
在2010年的春季农资打假活动中,国家质检总局查获假劣农资货值7596万元,其中假冒伪劣化肥货值5212万元。这个数字的背后应该有两重意思:假劣农资依然猖獗,处罚无法震慑以身试法者;假劣农资能够生存,其生存挤压的是合法经销商的空间。
近段时间以来,很多基层经销商都向编辑部反映,放开化肥市场后当地假化肥愈发盛行,而这个问题似乎是“无解”的。
陆丰市潭西供销社农资供应站起诉广东省陆丰市工商局“钓鱼执法”就是一个案例。2009年6月,工商局认为该供应站销售假冒伪劣化肥,连续三次将案卷移送陆丰市公安局,请求侦察。陆丰市公安局认为本案并未达到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不予受理。今年4月16日,陆丰市工商局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吊销潭西农资站营业执照,没收假肥148袋、违法所得2015元,罚款7万元。为此,农资供应站起诉工商局。诉状称,2009年5月13日,陆丰市工商局执法人员与何某采取钓鱼执法方式,在河东镇竹坑村现场查扣李俊行的小货车及车上货物。之后,陆丰市工商局未能按正常办案期限和办案程序,对农资供应站实施了长达338天的调查。6月2日,该案在汕尾中级法院开庭审理,目前仍在审理阶段。
暂且不说该案结局如何,当地工商部门的执法和对待农资经销商的方式引人深思。而记者的调查表明,“去伪存真”确实不易。
2010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的分析报告日前出炉。这份由中消协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质量问题”和“虚假品质标示”占所有投诉原因的近六成。这样的一组数字,自然又一次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产品质量仍旧是打假维权工作的永恒主题。而与此同时,涉及农业生产资料的投诉受理件数为7014件,去年同期为8082件,同比下降13.2%,在所有投诉问题类型中,投诉率居最后一位。然而,农资领域受理投诉量的同比下降,是否真的可以理解为农资商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环境的日趋好转呢?
数据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可是数据有时也难免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至少在农资质量投诉问题上,我们的直觉和感受与貌似客观公正、冷冰冰的数据之间有着某种不一致性。
据一位多年浸淫农资市场研究的专家估计,目前中国大约有5000家正规化肥、农药生产企业;而在流通领域,由于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的放开,从事农资营销的各类经销商至少有150万人。按照专家的说法,如果再加上这个农资大市场中的真正主体———数以亿计的农民,以及躲在阴暗处无法计数的流动商贩、制假售假窝点等,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个庞大的领地视作某一类“江湖”。而就在这个“江湖”里,假冒伪劣案件时见报端,打假维权呼声犹在耳边,甚至有很多人因为经受不住这个“江湖”的山高水恶,而决意选择退出。
形势果真正在起变化吗?本报记者经过对全国部分经销商的调查后认为,在喜人的数据背后,一个巨大的群体正可怕地沉默着,是他们促成了这些让人倍受鼓舞的数据,并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假劣农资泛滥的真相。他们的沉默也正积蓄着一股破坏的力量,让农资市场的畸变程度继续加深。他们就是那些分布在中国广袤乡镇、农村的100多万基层经销商,他们在假劣农资遭遇战中的喜怒哀乐值得我们深深关注,因为他们同样是净化农资市场、服务三农建设的重要一环。
基层经销商——
被误解的弱者
在中国的农资流通体系中,基层经销商作为销售网络的终端,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和使用农资的农民,他们为农村和农业生产提供最直接的“营养”,同时,他们也首当其冲地成了农资质量反馈的第一站,处在农资打假的风口浪尖。
仔细观察历次农资质量引起的纠纷,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造假者可能因种种原因被疏忽、被放纵,甚至会逍遥法外,而作为出售农资给农户的基层经销商总是会不可或缺地站在被告席上,第一时间接受来自社会各方的谴责和索赔,而不会有人去追问,其是故意售假还是属于同样的受害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基层经销商也是弱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0-08-13/32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