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全力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二是促进了粮食安全。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年防治面积从2000年的30.2亿亩次增加到2006年的40.9亿亩次,增加了35.2%;年挽回粮食产量损失从2000年的844亿斤增加到2006年的1250亿斤,增加了48.1%,6年累计挽回粮食损失6784亿斤(图3)。

三是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2006年后高毒农药使用量降到10%以下。农业部2005年前三次例行监测,37个城市的蔬菜农残合格率为94.2%,2006年7月上升到94.7%,2007年上升到96.7%。

四是促进了农业生态安全。近5年,累计示范绿色防控面积600多万亩次,辐射1亿多亩次,减少用药0.6万吨,相当于减少农药面源污染6亿~7亿亩次,按减少每公斤农药产生70元环境成本计算,共计产生环境效益近50亿元。

五是促进了农产品贸易安全。近年来,国内农产品出口稳步上升,苹果、梨等水果获南非市场检疫准入,苹果输美市场检疫准入谈判取得新进展,山东鸭梨等获澳大利亚市场检疫准入,河北鸭梨重新获美国市场检疫准入。同时,及时发现并封锁防治了对梨出口有重大影响的梨枯枝病;有效限制了从日本、韩国等地引进的带有疫情的葫芦科作物种苗,以及从德国引进杜鹃感染栎树猝死病的苗木。

进一步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对策措施“公共植保、绿色植保”自提出并推行以来,仅有近4年的时间,虽成效显著,但还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认识不够到位、改革不够到位、建设不够到位、支撑不够到位和保障不够到位等5个方面的问题。为此,进一步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应采取以下5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要深化思想认识。充分发挥示范的辐射作用、典型的带动作用、舆论的引导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普遍了解、深刻认识、大力支持、合力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良好氛围。

二要推进改革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农业部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精神,积极推进植保体系体制机制与方式方法创新,经过3~5年的努力,建成以县级以上国家公共植保机构为主导、乡镇公共植保人员为纽带、多元化专业服务组织为基础的新型植保体系。

三要加快建设步伐。通过新一轮植保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加强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防控技术指导和应急防控、农药管理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形成由国家、33个省级、333个市级、2493个主要农区县(场)级和约合5万-6万亩耕地设立1个病虫监测与防控指导点 (全国共计37395个)组成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体系,形成“覆盖全国、运转高效、反应迅速、功能齐全、防控有力”的监控体系,实现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数字化、防控专业化和疫情控制区域化,显著提高中国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

四要提高支撑能力。充分利用重大科技工程、科技支撑计划、产业体系建设、农业行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等项目,大力加强“绿色植保”技术方面的基础、应用基础与推广研究,为发展“绿色植保“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五要强化保障措施。在经费保障方面,应采取“上下连动、分级负责,中央主投、地方配套,中央养事、地方养人”的原则,保障“四费”(人员和公用经费、条件和手段建设经费、队伍建设和推广项目经费),人员和公用经费主要由县级财政负担,县财力难以负担的,由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予以补助;其他三方面经费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在法规保障方面,要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尽快制(修)订有关植保方面的法规与法则,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与规程,大力推进依法植保。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有害生物 水稻 抗性 检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