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全力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网友投稿  2009-12-01  互联网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研究员 夏敬源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种植业大国,粮、棉、油、糖、果、菜、茶等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中国生态条件复杂、耕作制度多样,农作物有害生物(病、虫、草、鼠)1700多种,可造成严重危害的100多种,重大有害生物年发生面积60亿~70亿亩次。每年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面积60亿~ 80亿亩次,挽回粮食损失6000万~ 9000万吨、皮棉150万~180万吨、油料250万~270万吨。植物保护工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有与时俱进、革新理念、创新发展,才能顺应潮流、乘势而上、有为有位。

生物灾害发生的新特点呼唤“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作物生物灾害的发生危害出现了新变化,呈现出新特点:

一是暴发的频率逐年提高。年发生面积5000万亩次以上的农业生物灾害种类由上世纪50年代的10多种,发展到现在30多种。在新世纪之初,农业生物灾害年发生面积30多亿亩次,近年来则超过了60亿亩次(图1)。

二是迁飞性种类此起彼伏。农区飞蝗(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自1995~2004年连续9年暴发,2005~2007年中等发生,局部重发生;草地螟,1998~2004连续7年大发生,2005~2007年中等发生, 2008年特大发生;稻飞虱,2005~ 2008年大发生,年发生4多亿亩次;稻纵卷叶螟,2005~2008年大发生,年发生3亿多亩次。

三是流行性种类连年猖獗。小麦条锈病,2001~2005年连续5年暴发,年最高发生面积8400多万亩次;水稻稻瘟病,2004~2007年连续4年大发生,年最高发生面积8700多万亩次,近年来在东北稻区严重发生。

四是区域性种类突发成灾。水稻条纹叶枯病年发生面积2000多万亩次、水稻螟虫3亿多亩次。小麦吸浆虫死灰复燃,在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重发生,年发生面积3500多万亩次。农田鼠害,2003~2006年年均发生面积5.5亿亩次、涉及1.2亿农户,如2006~2007年洞庭湖区东方田鼠严重发生。

五是抗药性种类加重发生。目前,已有500多种农业有害生物对常用农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如稻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了中、高度抗性;小麦赤霉病菌,在安徽等地有2%~7%的菌株对多菌灵产生了抗性;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由0.6%上升至2%~8%,潜在的抗性风险较大。

六是检疫性种类大肆侵入。近年来,新发现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以每年1~2种的速度递增,国内已有的植物疫情扩散压力加大。据初步统计,中国每年因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约1199亿元,(图2)。

植保理念变革催生“公共植保 绿色植保”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新任务和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的新特点,急需变革植保理念,“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应运而生。

2006年3月31日,在北京召开的植物保护高层论坛上,时任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首次提出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新理念。2006年4月13日,在湖北襄樊召开的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2007年6月14日,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水稻重大病虫防控暨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现场会上,农业部危朝安副部长提出全面推行“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提出至今,已走过了近4个年头。植物保护就其性质而言是“公共植保”,主要从事公共管理,开展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着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植物保护就其职能而言是“绿色植保”,主要满足绿色消费,服务绿色农业,提供绿色产品,着力服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建设。

创新发展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经过4年的探索与推动,“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对植物保护工作的多个层面进行了创新发展。

首先,植保体系创新。经过几年的探索,新型植保体系构架基本构成,这就是县级以上国家公共植保机构为主导、乡镇公共植保人员为纽带、多元化专业服务组织为基础的“一主多元”的新型植保体系,即国家公共植保系统与多元化专业服务组织系统。1998~2008年,国家累计投入33.7亿元,建设了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植物检疫、农药检验检测、农用航空等4大类项目1079个,其中省级农业有害生物监控分中心26个、地县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控站814个。

其次,治理对策创新。对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等3大飞蝗,采用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狠治夏蝗、控制秋蝗,长短结合、持续治理”的策略,累计改造蝗虫孳生地220多万亩,年生防面积50多万亩。对水稻“两迁”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害虫,实施了分区治理策略,即将全国稻区划分为5大区域,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理模式,进行抗药性治理。对小麦锈病,采取了“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分区治理,综合防治”的治理策略,2005~2007年,推广品种、作物、措施等多样性防控技术3780万亩。同时,借鉴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做法,开展了植物疫情管理非疫区建设工作,首先在苹果、柑橘优势产区试点推进,有效地促进了优质农产品安全水平的提升和出口,并大力推进了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设立了西北、东北和沿海等3大阻截带。

第三,技术模式创新。围绕绿色防控,创新了5大模式,即以基地为主线、以作物为主线、以靶标为主线、以产品为主线和以设施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模式,为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农产品生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第四,服务方法创新。在数字化预警方面,基本实现了网络化传输、自动化处理、可视化发布、智能化管理。在网络化展示方面,初步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覆盖主要作物、所有省(区、市)的病虫害防控展示示范网络,并使其成为领导的指挥田、植保人员的试验田和农民的培训田。在参与式培训方面,把农民由单纯的生产者,培养成集生产者、决策者和经营者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覆盖了全国18个省(区、市)的水稻、棉花、园艺等多种作物。在连锁式服务方面,广泛建立农资连锁经营网点,就近送货上门,或技物结合服务到田间地头。在专业化防控方面,多种类型的农业病虫害专业化防控组织蓬勃发展,至2008年全国各类专业化防控组织20多万个、防治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10%以上。

第五,工作机制创新。在政府主导机制方面,各级政府逐级成立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机构,发布防控预案或启动应急响应,并逐级签订责任状,实行责任追究制,坚持实行属地管理,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在联防联控机制方面,与哈萨克斯坦联防联控蝗虫,与越南联防联控水稻“两迁”害虫;北京周边地区联防联控蝗虫、草地螟,青、藏、川三省联防联控西藏飞蝗,鲁、豫两省联防联控东亚飞蝗。在防控督导检查机制方面,逐级开展重大病虫害防控督导检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主要查病情虫情、用药状况、农药情况、防治组织、防控目标等方面的情况。在投入保障机制方面,2003~2008年中央财政补贴10多亿元防治水稻、小麦、蝗虫、鼠害等重大生物灾害,地方财政也积极补贴应急防控与疫情扑灭所需经费。在依法管理机制方面,着力修订了《农药管理条例》等法规,一些省(区、市)还出台了植物保护条例和病虫测报、农药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法规。

显著成效印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使中国的植保工作跨入了一个新时代,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植保技术到位率。主要表现为农业病虫害测报准确率显著提高,植保技术普及率与技术入户率不断提高。

二是促进了粮食安全。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年防治面积从2000年的30.2亿亩次增加到2006年的40.9亿亩次,增加了35.2%;年挽回粮食产量损失从2000年的844亿斤增加到2006年的1250亿斤,增加了48.1%,6年累计挽回粮食损失6784亿斤(图3)。

三是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2006年后高毒农药使用量降到10%以下。农业部2005年前三次例行监测,37个城市的蔬菜农残合格率为94.2%,2006年7月上升到94.7%,2007年上升到96.7%。

四是促进了农业生态安全。近5年,累计示范绿色防控面积600多万亩次,辐射1亿多亩次,减少用药0.6万吨,相当于减少农药面源污染6亿~7亿亩次,按减少每公斤农药产生70元环境成本计算,共计产生环境效益近50亿元。

五是促进了农产品贸易安全。近年来,国内农产品出口稳步上升,苹果、梨等水果获南非市场检疫准入,苹果输美市场检疫准入谈判取得新进展,山东鸭梨等获澳大利亚市场检疫准入,河北鸭梨重新获美国市场检疫准入。同时,及时发现并封锁防治了对梨出口有重大影响的梨枯枝病;有效限制了从日本、韩国等地引进的带有疫情的葫芦科作物种苗,以及从德国引进杜鹃感染栎树猝死病的苗木。

进一步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对策措施“公共植保、绿色植保”自提出并推行以来,仅有近4年的时间,虽成效显著,但还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认识不够到位、改革不够到位、建设不够到位、支撑不够到位和保障不够到位等5个方面的问题。为此,进一步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应采取以下5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要深化思想认识。充分发挥示范的辐射作用、典型的带动作用、舆论的引导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普遍了解、深刻认识、大力支持、合力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良好氛围。

二要推进改革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农业部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精神,积极推进植保体系体制机制与方式方法创新,经过3~5年的努力,建成以县级以上国家公共植保机构为主导、乡镇公共植保人员为纽带、多元化专业服务组织为基础的新型植保体系。

三要加快建设步伐。通过新一轮植保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加强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防控技术指导和应急防控、农药管理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形成由国家、33个省级、333个市级、2493个主要农区县(场)级和约合5万-6万亩耕地设立1个病虫监测与防控指导点 (全国共计37395个)组成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体系,形成“覆盖全国、运转高效、反应迅速、功能齐全、防控有力”的监控体系,实现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数字化、防控专业化和疫情控制区域化,显著提高中国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

四要提高支撑能力。充分利用重大科技工程、科技支撑计划、产业体系建设、农业行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等项目,大力加强“绿色植保”技术方面的基础、应用基础与推广研究,为发展“绿色植保“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五要强化保障措施。在经费保障方面,应采取“上下连动、分级负责,中央主投、地方配套,中央养事、地方养人”的原则,保障“四费”(人员和公用经费、条件和手段建设经费、队伍建设和推广项目经费),人员和公用经费主要由县级财政负担,县财力难以负担的,由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予以补助;其他三方面经费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在法规保障方面,要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尽快制(修)订有关植保方面的法规与法则,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与规程,大力推进依法植保。



http://farm.00-net.com/news/2/2009-12-01/317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