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特约记者 刘若帆刘建国

在1月9日召开的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的长效缓释复合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复合肥行业获得的最高奖项。

该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用户欢迎,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近日,记者就该产品的创新点及市场前景等问题采访了长效缓释肥发明人———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石元亮博士。

据石元亮博士介绍,长效缓释肥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成功的高新科技产品,它是一种能满足一次性施肥需要的长效复合肥料,其核心技术是NAM添加剂。长效缓释复合肥采用抑制剂与活化剂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解决了肥料生产中存在的有效期短、利用率低及高效果并行高价位的问题,使该产品的效果与价位双项达到农业生产可接受的世界领先水平。

这一技术的创新点和产品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肥效期长,具有一定可控性。长效肥料供给养分有效期可达110~120天,可满足国内绝大多数农作物全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有效期的长短在50~120天内可调控,并可依照不同作物、不同土壤、不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第二,养分利用率高。长效肥料采用控制释放与保护有效性相结合的技术体系,使其释放与作物生长需求相协调,因而提高了利用率,平均养分利用率可达42%~45%,其中氮素利用率为40%~45%、磷利用率为25%~30%,比普通肥料利用率提高了12~15个百分点。

第三,增产幅度大,作物活秆成熟。长效肥料应用在不同作物上,增产效果明显。试验结果显示,不同作物增产幅度为:玉米6.0%~19.9%,水稻8.3%~21.0%,小麦(春)6.7%~15.3%,小麦(冬)3.0%~10.0%,棉花18.4%~32.0%,苹果13.5%~23.4%,黄瓜9.0%~13.3%,甘蔗10.9%~17.5%。在北方,玉米施用长效肥料,可观察到活秆成熟,具有显示作用于直观的效果。

第四,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长效肥料通过提高利用率,降低了硝酸根、亚硝酸根及氧化亚氮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避免了传统包膜肥料外壳热固、热塑性树脂材料累积污染。

近年来,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效缓释肥料的研制、产业化、推广上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建立施可丰长效缓释复合肥示范田6.5万多亩,建立试验示范基地100多个,在全国26个省市区累计推广施用面积2400多万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相结合 玉米 小麦 气候
上一篇 : 磷肥市场缩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