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2007年国审农作物品种介绍———水稻(一)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1.57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8.13%(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11.11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11.3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1.34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9.6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2.06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11.49%。

审定意见: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一般,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株两优211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株1S×华211

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06.9天,比对照浙733早熟0.4天。株型适中,每亩有效穗数24.3万穗,株高83.9厘米,穗长18.9厘米,每穗总粒数100.2粒,结实率80.4%,千粒重26.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7级;白叶枯病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6%,长宽比3.4,垩白粒率85%,垩白度13.6%,胶稠度6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0%。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2.40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6.19%(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480.64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4.6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1.52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5.4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5.09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4.99%。

审定意见: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一般,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T优15

选育单位:湖南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

品种来源:T98A×R15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09.9天,比对照浙733迟熟2.6天。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2.8万穗,株高91.7厘米,穗长21.4厘米,每穗总粒数120.6粒,结实率77.5%,千粒重24.4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3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6%,长宽比2.7,垩白粒率92%,垩白度11.7%,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4%。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4.79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4.58%(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477.77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4.0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6.28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4.32%。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1.24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1.65%。

审定意见:该品种熟期较迟,产量较高,米质一般,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Ⅱ优11

选育单位:四川华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Ⅱ-32A×龙恢11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4.0天,比对照Ⅱ优838迟熟0.4天。株型适中,叶片较披,每亩有效穗数15.9万穗,株高116.6厘米,穗长25.3厘米,每穗总粒数168.2粒,结实率80.9%,千粒重29.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5%,长宽比2.5,垩白粒率27%,垩白度5.2%,胶稠度4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6%。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8.05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42%(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99.59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4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8.82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4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9.67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85%。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对照 品种 稻瘟病 区域试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