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致富经:“蚂蚁”成功挑战“大象”


  橡胶促进剂听着陌生,其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李国民:这个就叫橡胶促进剂,只要是做橡胶用的,必须用这个产品添加进去。

  记者:必须用它?

  李国民:对,不然没办法成型。除橡胶以外,还用于农药和医药。一条轮胎,普通的轿车轮胎,用量都在1.8公斤左右,需求量非常大。

  除了轮胎,还有胶鞋、胶皮手套,只要是橡胶的东西,就都需要它。这样的固体原料橡胶,只有加入这种粉末状的橡胶促进剂,才能软化,然后塑型成各种橡胶制品。因为技术含量比较高,2007年前后,在全国,大大小小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二十家生产橡胶促进剂的企业。

  员工 罗成伟:当时,奥运会之前,一天一个价,那是非常非常赚钱的。

  李国民判断,这个生意有戏。可这事怎么下手呢?整个过程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就在同行业无论大小企业都大把赚钱的时候,李国民却从千万富翁一年迅速负债三百多万。

  朋友 牛国文:那时候,我也感觉到他很疯狂。别人都在挣钱,他一下子投入一千多万,将近两千来万好像是。

  员工 罗成伟:对他来讲基本上是倾家荡产,倾其所有来做这个事情。

  李国民坚决不按套路出牌。还是这个生意,2008年9月开始了迅速反弹,今天,一天就可以让李国民净赚四十多万。

  朋友 牛国文:现在我感觉到了,他是超前了,已经超前把这个所有的事情安排好。

  员工 罗成伟:2008年一直到现在,头一年翻了五番,然后之后是一年两番、一年两番的速度在递增。

  这两个人――罗成伟和马海斌――是在橡胶促进剂领域里干了二十几年的专家,被李国民请来助阵。可两个人一来,就被李国民难住了。

  李国民:我只是一个做梦的,他们是帮我圆梦的人。给他们提明天,咱们绝对能怎样去做,我得哄他们,我容易吗?

  当时,如果沿用传统的生产工艺,会有废水排出。但那个时候的污水处理成本并不高,当年投产,当年就可以回收全部成本,赚钱很容易。可李国民却提了一个要求:生产过程不能产生废水。

  员工 罗成伟:猛地这么一说以后,鉴于现在的基础,就感觉到很茫然,不知道从哪下手。

  员工 马海斌:它这个工艺全部都得改变,全部改动,需要投资很大。

  李国民:起初做饲料厂的时候,还是在做生意,这次我要来一个生意向事业的转变。生意就是挣钱,事业是为了以后长远的发展。

  改进工艺的试验进行了十一个月,始终存在缺陷,不能投入生产。但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已经摆在李国民的面前。

  李国民:预计投入个七八百万就可以投入生产了,但是越投心里越没底,越投心里越没底。投入到1200万左右的时候,我心里边都开始打鼓了。

  那时,只有28岁的李国民已经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1200万,那是他17岁开始出门打工,一分一分积攒了十年的全部积蓄。那段时间,每天晚上他都悄悄地做着一件事。采访时,他说出了这件从未向别人提起的事情。

  李国民:晚上睡不着觉,就担心。然后我就自己下定决心,必须要把这个事做成。然后我就写了这五十个“我受够了”。

  受够了想创业时连出门打工的路费都没有,受够了好不容易创业很多人背后的嘲笑。连续十五天,李国民都会在这里回忆他不想回到的过去。而在第十五天,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李国民:我要把所有的焦点和能量放在这个目标上。

  之后,李国民又从亲戚那借到了三百多万元,并且请来了新的技术人员改进技术缺陷。2008年9月,新的生产工艺终于实验成功。而随着排污处理的成本越来越高,按照原有工艺生产橡胶促进剂,已经根本没钱赚,三分之二的企业已经被淘汰。因为采用了新的工艺,李国民现在每吨还能净赚三千元。

  2010年春天,李国民在清华读EMBA,几个搞房地产的同学们对他说,现在新农村建设很火,建筑型材很缺。之后,偶然间他又看到了一条新闻:鹤壁当地引进了一个煤化工企业,生产的产品正是做型材的原材料。李国民决定试一试,这一试又让他演了一场蚂蚁绊倒大象的传奇故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橡胶 饲料 处理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