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近郊村落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三是由不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旧型城镇化以摊大饼、高消耗、城市要素供给不可持续为特征,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交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水电供应问题、住房问题等,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可持续性。新型城镇化则要求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城镇化发展过程,加大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以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建设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是由重速度、重外延的城镇化转向重质量、重内涵的城镇化。旧型城镇化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重速度、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在追求城镇发展速度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伪城镇化”、“半城镇化”、“表象性城镇化”等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虽然超过50%,但城镇化质量不高,而且许多城镇千城一面,缺乏特色。新型城镇化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五是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转向以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的城镇化。旧型城镇化的核心特征是低成本扩张、强势政府主导。应当肯定,政府强势主导下的城镇化具有不可否认的功能,特别是对于加速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致使中国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呈现出“被城镇化”特点,抑制了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功能。有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公司化”,过度干预城镇化进程,特别是容易出现各种损害农村和农民权益的行为,引发社会不满,甚至导致社会冲突。新型城镇化则强调尊重市场,尊重农民的产权、自由迁徙权、自由择业权、自由交易权、自由选择权等,强调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让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政府将明确自己在城镇化中的行政权限,只在城镇规划、公共服务、秩序维护、行为监管等方面发挥作用,将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主要交给市场,将城镇化发展方式的选择权主要交给社会和群众。

  二、一体多元:近郊村落城镇化的总体格局

  毫无疑问,近郊村落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社会空间,傍倚城镇的特殊区位意味着近郊村落近期将由乡村社会转向城镇社会。然而,中国的近郊村落复杂、多样,不同的近郊村落又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之中,其城镇化过程和城镇化形态势必遭遇具体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故此,近郊村落的城镇化发展需要努力建构一个“一体多元”的总体格局。

  所谓“一体”,指的是城镇化目标的一致性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也就是说,在新型城镇化的宏观背景下,近郊村落应当以实现城镇化为目标,依据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要求与重要原则选择发展路径和方向。

  第一,坚持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近郊村落逐渐地被纳入城镇范围,融入城镇社会,最后由乡村社会的构成部分转变为城镇社会的组成部分,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规律。因此,近郊村落应当自觉地遵循城镇化规律,以实现村落的城镇化为发展目标,并根据这一总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村落发展路径和发展策略。而不是相反,做出背逆城镇化方向和目标的村落发展策略选择。

  第二,坚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如果说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那么新型城镇化则是国家对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道路选择。城镇化规律不可违背,但城镇化道路可以选择,党和政府选择的新型城镇化正引导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转型。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将按照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和重要原则有序推进。近郊村落的城镇化作为中国城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脱离国家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势必要求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谋求近郊村落的发展。一方面,近郊村落应当自觉按照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理性选择自己的发展策略;另一方面,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和城镇化规划等将有效地规制和引导近郊村落的发展行为,保证近郊村落的城镇化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的轨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总体 市场调节 人居环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