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6小时谈话说服一个征地钉子户,用捡垃圾的方式改变村容,用说故事的方式教化人心……两年来,博罗县横河镇花园村的驻村干部邓忠行以他的扶贫实践,将花园村从一个籍籍无名的省级贫困村打造成了许多驴友心中的桃花源。
已是博罗县地税局副局长的邓忠行性情散淡,乡土情怀浓厚,至今已经有6年的扶贫经验。此前4年,他在龙门当村官。刚驻村的时候,几乎没人理他, 都说他是来捞政治资本的,但当他走的时候,全体村民都签名挽留。邓忠行说其实他进村初时就做了一件事,老百姓就认同他了:那个村庄常年受涝,一年只能种一 季庄稼,因水渠淤积,无人清理,相关部门开了几年会,视察了好几回,还是老样子。邓忠行觉得奇怪,水渠是1968年人工开挖而成,现在有挖掘机还有什么干 不了?邓忠行请村委会干部带路,一直沿着水渠走了7公里,最后发现水下有水闸被淤泥、水草掩塞,邓忠行爬进涵洞,发现只是一个闸口没有打开。一经修理,困 扰当地多年的问题迎刃而解。
当他来到花园村任第一书记时,看到满地都是垃圾,就问村干部:罗浮山下有这么安静美丽的小山村,为什么不把卫生搞好呢?干部们说,因为没钱建垃 圾池、垃圾桶,没办法搞。邓忠行笑了:“自家的卫生为什么要别人买扫帚?你们跟着我做吧。”邓忠行于是带着村干部拿着垃圾袋一家家门口捡,一次又一次,一 天又一天,村民们不好意思再乱丢东西,随手捡垃圾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一年下来,村里再没有垃圾随风飘、污水遍地流的情况。记者在村里走了几圈,发现全村 竟没有一家用一次性纸杯——环保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邓忠行的扶贫经验是,一定要发动村民自力更生,让他们有共同的愿景。现在村里引进自来水,搞雨污分流,全都是自助施工,干部带头,村民出力,他还争取了省里和企业的资金支持。他告诉记者,募集资金并不难,难的是改变村民的观念,人心齐了才能做事。
花园村1600多人,现只有五六百人留守,有近2/3的房子空着,土地有2万亩。他说,只有把农业从第一产业做成第三产业,农民才能脱贫。他计 划把花园村加以整体修饰,做成休闲、观光的驴友胜地,第一期已经种了100亩油菜,一年下来已有2万多游客前来观光。记者看到,雨后的花园村云雾缭绕,溪 水潺潺,确实美不胜收。
但在村里搞集约经营难免会有人不理解,一个村民不想把地拿出来搞连片经营,开出的价格根本无法接受。邓忠行就上门找他谈话,讲隔壁村的村民因征地暴富而堕落,讲古代人如何千金买邻,讲掉进鸡窝的老鹰的故事,一直讲了6个小时,该村民终于想通了。
花园村村主任徐成发告诉记者,邓忠行讲故事在村里是出了名的,那些故事隐含着大道理,村民都爱听,多次有村民因请不到书记到家吃饭而发脾气。他说,村里人见识少,观念转化难,邓书记的故事既有人生道理,又包括经济知识,容易接受。
邓忠行平时做得最多的一是规划村的经济发展,一是给村干部上课。他说,要让村干部都成为会做思想工作的能手,去影响更多的人。“只有让农民与我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脱贫才有希望。”
让孩子通过学国学去影响大人,这也是邓忠行的一个绝招。连续两个假期,邓忠行都联系了深圳幸福促进中心的老师们来村里开设免费夏令营,上百名孩子接受了国学教育。他们读《弟子规》、《道德经》、《孝经》等典籍,效果出奇的好。
村民徐道支说,他的孩子徐浩才已经上了两期培训班,现在能主动做家务,懂得孝顺父母了。孩子上完夏令营后,回家就能做大人的工作,邻里纠纷矛盾现在少多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3-11-03/107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