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村庄整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全国累计有21.4万个村庄实施了整治
根据我国农村人居情况的实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着力抓住政策指导、规划编制、危房改造、传统文化保护、污水和垃圾治理几个方面的“牛鼻子”。
政策措施方面。制定了村庄整治指导意见;发布了村庄整治技术国家标准;开展了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总结推广了浙江、江苏等7省村庄整治经验。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有21.4万个村庄实施了整治。
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时开展了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村庄规划思路和方法。制定了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的意见,探索强化规划实施管理的手段。
农村危房改造方面。联合发改委、财政部开展农村危房改造,2008―2013年中央累计安排962亿元补助资金、支持了1300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建立了危房改造农户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户户可查、长久保存和信息公开。
传统文化保护方面。2004年起,会同国家文物局命名了五批共3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会同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制定了保护发展指导意见。会同国家旅游局指导创建了两批216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基本形成了三个层次的资源保护评价制度。
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方面。制定了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国家标准,编制了华北等6个地区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会同财政部支持了908个重点流域重点镇污水管网建设等。
保留村居风貌,不搞城市常见景观
冷静面对“村庄整治”的突出问题,不以“城市思维”搞运动式建设
当前,我国“村庄整治”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片面理解城镇化,盲目撤并村庄建集中居住区,忽视农业生产特性、庭院经济和特色景观旅游资源保护,大拆大建。二是村庄整治项目时序安排不当,建了农民不需要的,缺了农民急需的,大包大揽,政府替农民作主。三是照搬城市方法编规划和搞整治,脱离农村实际,贪大求洋。四是运动式推进,忽视传统文化和当地特色,急功近利。
因此,在“村庄整治”过程中,应该着力强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原则,有序稳步推进“村庄整治”。
尊重农村实际,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以村庄整治为主要内容,指导和支持各地村庄规划编制。扩大村庄规划试点范围,编制田园型、城郊型、传统保护型等不同类型村庄规划编制指南和优秀案例。
尊重农村特色,就地有序推进村庄逆向整治。坚持就地开展村庄整治,不提倡村庄合并、撤村并镇等方式折腾农民,利用市场机制引导贫困人口有序自然转移。浙江经验有一条,“城市有的,农村也要有”,这不是指城市的高楼大厦,也不是指宽马路大广场,而是指路平、灯亮、水净、公共服务好等方面与城市一体化。要推行以逆城市化景观的方式整治村庄,不搞现代城市中常见的景观,要突出农村的“阴柔之美”,突出独特的村居风貌、传统的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助推绿色的农村现代化。制定全国村庄整治工作纲要。到2020年,新增实施30万个村庄整治。
尊重农民需要,加快实施重点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努力完成2400万户改造任务。加强农村建筑工匠和施工管理,落实农房抗震安全基本要求。推进村内道路硬化工程。普遍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农村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制定和推广农村垃圾污水分散处理技术标准。引导城镇市政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区域联动供水,推动县域垃圾污水统筹治理。
尊重农耕文明,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拓展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推进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实施挂牌保护和监管制度。继续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示范。开展优秀农房范例评选,推进农房特色风貌建设。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完善农村规划建设管理机制。不能有等待思想,要主动开展整治工作。抓紧修订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立健全乡镇建设管理员制度,建立村庄规划协管员制度。村庄整治主要依靠村民的自力更生,依照规划,逐步开展村庄整治。要通过规划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同时靠示范户的先行先试,调动广大村民持续跟进治理村庄。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3-10-14/107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