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思索


三、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社会主义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央这次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作为建设社会 主义村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抓住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法律解决不了的问题有时可以通过亲朋好友就能够很好地解决。 因此,继承并发扬农村纯朴乡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是解决农村社会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乡风文明是 在“破”与“立”的过程中形成的。乡风文明建设,首先要破除目前部分农村出现的不良风气,重点要破除“一私一毒”,即破除部分农民思想上存在的私利当头的 个人主义和封建残余思想的遗毒。乡风文明重在建设,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 地;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要继承并发扬或者是重建并强化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 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使农民在思想上树立“我要文明”的自我约束意识,形成你文 明,我文明,大家都文明的文明乡风,以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私欲,以文明乡风来增强村民和谐。另外,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村,是生态良好的农村。在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农村自然生态,认真解 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农村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环境美化建设的投 资力度,在乡风文明的前提下形成村容整洁的自律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村。

四、提高民主素质,促进民主参与、管理民主,为社会主义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近年来,农民参政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用浅显的语言表达了对村 务公开、村民自治、知情权、决策权等的参与愿望。事实上,管理民主,就必须培养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尤其是科学的民主参与意识。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素 质。一要开展文化教育,提高他们对民主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二要开展民主参与的权利意识教育,使农民明白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树立民主参与、当家作主的权 利意识,使农民具有民主主体的首要人格素质;三要开展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教育,使农民强烈认识到自己利益、权利的主体性和不可侵犯性,树立较强的民主责 任感;四要开展民主知识和民主技能教育,使农民了解民主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懂得民主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技能,从而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通过 民主实践提高农民的民主素质。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使民主知识和民主技能在民主实践活动中得以应用和体验,成为 农民的生活体验和习惯。身教大于言教。在民主实践过程中,农民通过民主参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使自己获得了切实的利益,有利于调动他们民主参与 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通过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让农民真正能管理本村的事务。

五、努力保持农村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建设社会主义村必须与当前保持 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把开展农村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如何推动农村社 会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农村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党性意识,不断增强其服务群众、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和能力,使 农村共产党员始终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村里具有一定威望、知识水平、致富能力、责任心强的人吸纳到组织中来, 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实新鲜血液,不断增强其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村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当然,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是一个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持之以恒。既要预备走艰苦的路,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敢于迎难而上;更要 看到前途的光明,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我们深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村的目 标一定能够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村的宏伟目标,这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原则和方略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目标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安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 社会主义村的基本内涵是“五个建设”,即: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以党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按照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要求,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以至今后一个时期,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社 会主义村建设热潮。由此,也将引发一场全面触动“三农”的伟大变革,一扫千几百年来的农村陈规陋习、陈旧观念和贫穷、落后、愚昧的旧面貌,代之以现 代、文明、民主、和谐、富裕、安康的新面貌。这是继农村家庭承包制之后,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社会的伟大变革,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必将 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村的实践中,特别是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基层组织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 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为建设社会主义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些启示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核心 增加农民收入 建立健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