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尽快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措施


  本报“读者之声”版4月26日刊登《农村公路:建设好,更要维护好》的一组读者来信,4月28日交通运输部在《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发展》 文章中对读者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交通运输部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加快落实相关工作。同时,本报还刊发了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的主讲文章《交通运输要为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上述报道在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纷纷来信表达意见,现予选登。

  符合农村实际

  《经济日报》4月26日刊登《农村公路:建设好,更要维护好》一组来信,非常符合农村公路实际。江苏省沭阳县东小店乡,在政府扶持的同时多方筹 措资金,共铺设混凝土水泥路70公里,改善了投资环境,推进了经济发展。除了读者提出的问题外,我们村公路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一是养护人员年龄偏大,最 大年龄达到70岁,平均年龄55岁,光凭老经验,难以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养护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东小店乡14名养路工仅有1名高中生,无一人具有专业知 识。近日,我乡针对这些问题,重新制定并完善了一年两次的培训计划,挑选具有专业知识的城管环卫中心技术人员担任教员。通过培训,养路工逐步掌握应对沉 陷、拱起等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维修轻微裂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的技术。

  “读者之声”推出的该专题符合当前公路由“以建为主”向“建管养运同步发展”转变的实际。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利用横幅、标语、发宣传资料等,大力宣传公路建设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实惠。二是在限高、限宽的同时,监督并严格处理超载车辆毁坏道路的现 象。建立和完善乡村道路建设养护网。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养路技术培训,提高养路工路面修补的技术。四是逐步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投入。县、乡将农村公路养 护列入预算,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财政预算,保证维修资金。提高维修人员报酬,调动养路工的工作积极性。

  江苏沭阳县东小店乡人民政府 赵登亚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最近几期“读者之声”把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现象作为报道主题。比如《警惕摩托车酒驾 保障出行者安全》、《假农资把我害苦啦》、《谨防“黑职业中介”坑蒙拐骗》、《尽快根治垃圾短信 创造良好通讯环境》等专题,特别是4月26日刊登了一组有关农村公路的文章,可谓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相信广大基层读者对报道所披露的现象长期耳闻目睹,饱受其苦,感触和体会肯定更多。建议贵报多推出类似的专题,多报道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毋庸讳言,虽然我国的公路里程逐年增长,但农村公路现状却不容乐观,着实叫人担忧。不少地方的农民不但没有从中受益,反而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行路难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公路损坏严重,或年久失修,或未老先衰,隐患重重,给车辆和行人带来极大不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损公路如果不从小坑小塌开始修复,积少成多,就会酿成恶果,难以补救。及时跟进公路保养工作,早动手,早修补,损坏就 能得到遏止。如果每条路都能修造合格、管理到位、养护及时,就能从源头上、从开通之初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公路的使用年限也会得以延长,从而真正成 为“民心路”。

  建议各级政府从发展大局出发,尽快落实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措施,为广大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河北滦南县委组织部 刘奂明

  推动问题解决

  《经济日报》在推出“农村公路:建设好,更要维护好”专题后,及时请交通运输部对问题作出回应,从农村公路的发展转型,到县、乡公路养护责任主 体、养护运行机制、资金来源、解决超载车辆毁坏道路和交通安全问题等,说到了我们“交通人”的心坎里,为今后养路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

  路不通,曾让农民吃尽了苦头,如今公路养护不到位,同样也困扰着很多农民。交通运输部正在研究修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让农村公路养护有章可循,让农村养路人员吃下了定心丸。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首先,政策支撑是核心。各地应研究制定科学的、与农村公路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破 除长期以来管养农村公路缺少政策依据的现状,为推进农村公路养护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撑。其次,长效机制是关键。农村公路的管养应实行集约化管理,结合具体情 况,分别采取经常性、季节性、突击性、专业性养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再次,资金保障是重点。农村公路存在管养资金少与养护任务重的矛盾。目前,大多数地区 无法增设庞大的管养机构,部分县乡财政本来就捉襟见肘,再拿出资金用于公路养护,难度较大;如果将管养资金摊派到农民身上,又将增加农民负担。多渠道筹集 资金已成为当务之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多渠道 经济效益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