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统筹城乡 科学发展 打造具有临汾特色"新三农工程"


  村建设不仅仅是经济要发展,更主要的是要加快农村文化教育进程,依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来发展现代农业,为农民长期增收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我们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采取“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模式,积极培训、教育农民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育了一批有自立意识、有合作精神、有法制观念、有创业本领的“四有”新型农民和农业产业工人,全面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素质。

  ——多措并举,提升农民文明素质。一是加强对村干部培训,增强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把村建设现场作为教学课堂,把培训课堂设在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邀请省、市专家讲课,提高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组织参观曲沃县设施蔬菜、北董大蒜等高效农业发展先进典型。在村建设一线作出优异成绩的农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现身说法,传授经验,激发村广大干部建设村的热情。二是让农民走出去接受现代文明教育,树立发展意识,有组织地带领农民群众到南方考察学习,让农民群众意识到发展的迫切需要。三是以“五个一文化”工程建设为载体,营造文明新风尚。在农村深入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实施“一策一业一品一节一剧”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如安泽县以乡村文化大院为载体,培育韵味浓郁的荀乡文化,建设和川道情、唐城秧歌、府城威风锣鼓、马壁八音会等地方特色文化品牌,营造了人和、家和、邻里和,村和、乡和、万民和的和谐社会环境。依托“农民书屋”的建设,农民读书成了一种生活时尚。通过搭建活动平台,寓教于乐,激发广大农民团结、奋进、向上的热情。

  ——多种方式培训,提高农民致富本领。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农民素质提升的过程。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我们坚持务农、务工,创业培训一起抓,以就业培训中心、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培训基地为主体。一是依靠项目带动培训。认真组织实施“基层推广体系建设农民科技培训”、“科技入户培训项目”工程、“巩固退耕还林科技培训项目”、“十万特色人才培养”等工程。组织市、县农业干部和科技人员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活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生产、优种示范推广、病虫害防治等节本增效技术。 2009年培训18万人。二是结合生产实际“菜单式”培训,因人施教。围绕主导产业,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缺什么,补什么,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组织500名农广校专、兼职教师深入农村培训课堂、菜园大棚、田间地头开展培训。直接培训农民7.2万人次。吉县围绕果树主导产业,与山西农民报社联合举办了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二传手”培训班,特邀省市专家、专业人员,采用课堂系统讲授和现场指导相结合、培训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把果树标准化生产新技术传授给广大果农。三是依托媒体培训。通过建立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高农民素质。全市17个县(市、区)开通了农业市场信息网络,并辐射到重点乡镇、重点企业。完成了市级和曲沃县“三电合一”项目工程,设立了12316热线电话,实现了热线电话与远程专家的有机连接。定期组织农业专家在市广播电台与农民朋友直接对话,解答农业生产难题。依托临汾日报农村版这一农民自己的报纸,让农业科技知识覆盖到各个村落。曲沃县坚持每月5日利用远程教育系统邀请农业专家进行授课。四是对“土专家”培训。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邀请专家,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培训,通过合作社负责人传、帮、带,把技术传授给农民,提升农民的实用技能。

  ——多渠道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内转外输相结合,定岗培训和定产培训两手抓,促进农民工就地就业和外出务工,努力做到“输出一个、致富一家”,“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组织开展“就业在家乡、创业在乡村”活动。依托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吸纳劳动力的双重功能,规划建设劳动密集型种养业,扶持建设吸纳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劳动力稳定就业,不断稳定与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建立的劳务输出关系,促进劳动力向外输出。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人才招聘”、“春风行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促进就业系列活动,共吸引我市及周边区域的150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大棚 试点村 农民群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