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中国移动消除数字鸿沟 助力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的重要工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连续7年发布涉农一号文件,7次锁定“三农”问题,“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是其中的落脚点之一。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信息化,积极支持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这是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最直接的表述。事实上,农村信息化已连续多次在文件中被提及,可见农村信息化建设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消除城乡“数字鸿沟”,缩小城乡“数字落差”,让农村紧跟上城市的步伐,直至与城市同步,这是中国移动人的使命,也是中国移动人的责任。近年来,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兴边富民”工程的相关要求,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三网惠三农”为指导原则,不断推进“兴边富民移动通信工程”建设,在基站“通信网”覆盖全省12928个行政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信息通信手段拓宽农村发展领域,提升农村发展能力。

2009年7月以来,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136农村移动信息富民工程”(以下简称“136工程”)即:围绕一个中心:以“信息到户,农民致富”为中心;重点建好三个平台:网络平台、服务平台、信息平台;在公司内部落实六项关键措施。通过狠抓六项具体措施,积极推进云南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移动通信普及率和信息化服务水平,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主要做法和特点如下:

一、坚持“实惠为民”的服务策略,为农民搭建“惠农网”

记者了解到,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在服务“三农”方面,始终坚持“实惠为民”的发展战略与服务思路,专门针对农村客户推出了以通话为主,资费实惠的“惠农网”农村集团客户产品,“惠农网”以村民委员会为单元组建,网内农户互通电话时主叫方每分钟3分钱,接听方一律免费,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在记者采访团历时一个多月的采访调查中发现,加入“惠农网”的农户,其话费支出每人每月均下降 40%左右,人均每月少支出话费15元,年人均少支出180元左右,若按全省已加入“惠农网”的520万客户计算,全年将为农民减负9.4亿元左右。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还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了“一乡一点”、“一村一人”的“村级服务站”,全省已建“村级服务站”13713个,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够办理移动通信业务,享受中国移动的便捷服务。

二、政企研媒多方联合,有效整合“三农”服务资源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按照集团公司“三网惠三农”的思路,整合通信网络、数据网络和互联网等资源,通过电话语音服务、手机短信、网站、农村信息机等多种方式,把政府农业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涉农企业、信息服务站所提供的农业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及时传递到农民的手中,利用“农信通”、“农政通”业务平台,解决农村信息来源和信息传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各种涉农信息、惠农信息的有效传播。通过推广“农信通”、“农政通”信息服务,能够让农村政策、农业法律法规、市场信息及科技信息及时送达农民,为现代化农业管理提供农政、农商、农技、农贸、市场供求、农业气象、病虫害预警等方面的信息,为发展农副产品基地化、多种经营规模化、优质农产品市场化的现代农业模式提供高效而优质的信息服务。

三、推出“农信通”与“农政通”业务,为农民搭建信息网

从2006年开始,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联合新华社云南分社、云南省农业厅、各州市农业局(畜牧局)等涉农单位、部门共同推出了“农信通”业务;2009年又推出了“农政通”业务。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基于“农信通”和“农政通”两大服务平台,与全省各级农业局合作,共同创建了一支有2300余人的信息员队伍,建立了信息采集、审核和发布机制,共同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农信通”和“农政通”信息服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信息服务 积累 农民增收 农民群众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