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系列报道
城市智慧 之 宁波滕头村
宁波滕头馆是本届上海世博会唯一乡村馆,以“城市化的现代农村,梦想中的宜居家园”为主题形象展示宁波滕头村这个“世界生态500佳”和“世界十佳和谐乡村”。
该馆总面积1500平方米,高13米,为两层独立建筑。外墙采用传统江南民居建筑元素,以浙东最具代表的“瓦爿”外墙,突出“江南水乡,时尚水都”的地域文化特色。
展馆一楼为核心展示区,将展出具有科技先进性或创意性的生态技术系统;二楼突出生态屋的理念,以滕头民居为框架,展出家居绿化、风能、太阳能、屋顶种植、水处理、垃圾处理、鸟禽豢养等。滕头馆屋顶有立体种植水稻和果务花卉廊架。
世博会期间,参观者有可能在滕头馆参与一系列体验互动项目。例如,生态屋的阳台由控制系统发送花卉香气、风声、水流声等,也可穿着夸张的树桩鞋,土石鞋,戴着花卉帽子,穿植物上衣,在生态屋留影。并可现场采摘水果,馆内或馆外将设有水道,放养鱼鸭,种植浮萍。
宁波滕头馆在全球海选馆长。此馆长将同时担任滕头村的低碳规划师。
宁波滕头:难以复制的人工花园
这是一个乌托邦式的花园,有着浓烈的人工痕迹。从六十年代开始,在每一次时代发展中占尽先机,外部客观条件和村领导人敏锐嗅觉成就了今天的滕头村,注定它是一个无法再次复制的样本。
本刊记者/杨时旸(发自宁波)
半个世纪以来,滕头村只有两任书记。
早晨8点半,86岁的老书记在村委会三楼认真地看报纸,门口的牌子上写着“老书记室”,此时,新书记——村人口中直呼其名的“企平书记”——正在老书记脚下的二楼为世博会忙碌。随着世博到来,大批客人、视察的领导、慕名而来的媒体蜂拥而至。
办公楼外,一早就能看到一辆接一辆的大客车,满载着来自滕头周边的穿着校服来春游的小学生驶进村子,滕头村世博接轨办常务副主任徐猛挺在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介绍的途中,发现道路上有一块几平米的坑洼,有些不满:“这块路得尽快修补好。现在世博会一开,滕头就不只是宁波的滕头了,是中国的滕头,世界的滕头。”他一边说,一边指挥工人把刚刚制作的世博会吉祥物安放在村口。
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宁波馆就是以这个村庄为主题展现“新乡土、新生活”。
一平方公里的人造美景
所有游客都首先会进入游客服务中心,穿过这个如酒店大堂般的房间就可以进入“花园一样的滕头村”了。“这里到处都是监视器。”导游笑着解释说,“为了游客的安全。”
一个一平方公里的社区出现了。沿着石子铺成的小路向右走,街边是白色的路灯,顶上有一个旋转的风车,旁边是一个太阳能采集板,“村子里的能源都是生态能源,”导游很自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村在景中,景在村中。”
眼前确实是一个大花园,新建的小桥、人造的流水,从城市特意搬来的清末古屋、收集的各个时代的石窗、按不同树种植下的树木……导游指着湖中的鸭子强调那是“人工饲养的野鸭”。这个前后矛盾的短语似乎是这个村庄的概括——人工造就的自然风光,到处都是绿色和粉红的对比,像一幅习作水彩画。
附近城市的人们愿意在周末带着孩子或者老人,到这个距离宁波市区27公里的村庄踏青或者采摘水蜜桃,只要花50元购买门票,这是中国第一个收门票的村庄,从90年代末开始。
90年代,滕头通过家庭承包大规模种植瓜果和苗林,吸引了众多城镇乡村前来“学习考察”。
到了1997年,现任滕头村书记傅企平接替执政近40年的老书记傅嘉良,成为滕头新一代的领导人。村属企业滕头集团的董事长职务也在同期发生了变换。在交接会议上,傅企平提出了“三业并进,壮村富民”的口号。随后,滕头集团相继注册成立了植物组织培养中心、滕头农业公司、滕头绿色食品公司、滕头园林绿化公司,又于2002年注册成立滕头旅游公司,由此滕头“生态旅游”的概念正式浮出水面。
1999年,滕头村开始卖门票。“那会来参观考察的人越来越多,来了我们就要管饭,成了一个负担。”滕头村书记傅企平对记者坦言首开进村收门票先河的背景。按照滕头村接待登记记录,1991年前来参观考察的人数达到8415人,第二年又增长3000余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0-05-13/10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