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西沟村:太行深处的一个传奇村庄




  经过艰苦的努力,西沟人贫困的生活变得殷实起来。据《上党经济史》记载,到1948年底,李顺达全家10口人,已拥有房12间,窑3孔,山林27亩,耕地37亩,年收粮80石,还养了5头大牲口,34只羊。

  这一年,李顺达家盖了新门楼,上面镶嵌了时任平顺县长任映仑赠送的4个字“劳动起家”。平顺县人民政府赠送的“劳动英雄”牌匾悬挂在了门楣上,新中国成立后这块牌匾被运往北京,一直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

  这一年,李顺达互助组被中共太行区委和太行行署表彰为“翻身农民的道路”。

  毛主席亲自写按语推介西沟


       
        1951年9月毛泽东主席接见李顺达


  解放初,已经探索组织起来带动农村发展的西沟村,顺应了新生的共和国发展的方向,很快成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锋村庄。

  由于是早已全国闻名的老劳模,李顺达有机会在建国后两年时间里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三次接见。

  1949年11月,他应邀到天津参加城乡物资交流会,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主席。

  1950年,他参加了全国工农兵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又一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平顺县志》中记载,李顺达被选进了主席团,和毛主席坐在一起,毛主席说:“中国的山地很多,南方有大别山,山西有太行山、吕梁山,就是到了社会主义也不能不要山区。你们住在山区要好好建设山区,绿化山区,将来把山区建设成社会主义村。你们这些人要起带头、骨干、桥梁作用。”毛泽东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你们这些人千万不敢落后。”会议上,李顺达获得了由毛主席亲自题写的“生产战线的模范”奖状。

  1951年9月他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列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农民代表第三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平顺县志》中记载,参加国庆宴会时,毛主席又鼓励他更好地建设山区。会议结束后,毛泽东特邀各界代表吃饭。和毛泽东同桌吃饭的有工人、军烈属、知识分子以及资方代表各1人,农民代表即是李顺达。宴会上,毛泽东问:“你叫李顺达?”李顺达回答:“我叫李顺达。”毛泽东说:“你住在太行山上,那个地方石厚土薄,你做出了贡献,我敬你一杯。”李顺达激动地说:“主席,我可担当不起,要不是您老人家领导得好,我们什么也干不成。”从此,他更加坚定了在山区艰苦创业的信念。当第三次受到毛泽东接见返回家乡时,在长治市的英雄路,他又一次受到群众的夹道欢迎。

  1951年12月10日,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他组织26户农民,在西沟办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定名为“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大伙选他当社长,推举申纪兰为副社长,并民主制定了初级社的章程。

  这个初级社在当地并不是最早的。1951年4月,晋东南地区试办了全国最早的10个合作社;与西沟相邻的平顺县川底村试办了平顺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而当李顺达互助组提出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要求时,中共长治地委考虑到西沟知名度高,影响大,认为还是慎重些好,没有批准他们试办。“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是李顺达一生的信条。他没有因为中共长治地委未批准试办初级社而灰心,而是积极创造了办社条件。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成立后,许多工作很快走在了前面。

  1952年3月,李顺达和与西沟临近的川底村的郭玉恩分别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爱国丰产金星奖”(全国仅有4人获此荣誉,此后西沟的合作社更名为西沟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4月,李顺达随同200多人的中国农民参观团到苏联参观学习。在苏联的4个月中,他随团访问了苏联的5个加盟共和国的9个集体农庄以及许多工厂、学校、拖拉机站、电站。在农场里他见到了上百种农用机械、农场里的业余剧团、图书馆、电影院、俱乐部、托儿所、医疗室、学校,看到农户家中都有了电灯、自来水、收音机、钢丝床,甚至手风琴、钢琴。特别是处在山地的集体农庄,李顺达了解到他们用林牧副业的收入换回粮食,生活就像平川一样好,很受启发。

  他很有兴趣地听了苏联山地生产的报告,参观了山区发展展览。在西伯利亚,他学到了植树造林、绿化山区的方法和经验;在格鲁吉亚,农林牧副多种经营相结合,实现机械化和电气化,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苏联农民的生活,使他明白了西沟发展的方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绿化 粮食 核桃 植树造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